王传言:“聘任制公务员”遇冷完全在情理之中

04.01.2015  13:13

  江苏首度试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报名情况却有些“冷清”。昨天,记者从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获悉,由于截至目前招聘职位尚未达到开考比例要求,为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竞争,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宿迁市、泰兴市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试点地(单位)发布补充公告,延长公开招聘报名时间,调整部分招聘职位的资格条件。(12月30日《扬子晚报》)

  “年薪30万”招聘公务员,这无疑只是一个十足噱头。因为对于一般公务员队伍中的人员来说,这个绝对数字具备相当诱惑力,对于体制之外的人员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详细分析“年薪30万”背后暗藏的问题,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聘任制公务员招聘遇冷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公务员招聘也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平衡的结果,只有当供给和需求实现最完美的平衡,才能实现最终招聘的结果。这需要一方面,聘任制公务员开出的条件足够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报名,达到开考条件;另外一方面也需要这样的聘任制公务员招聘能够真正发挥“鲶鱼效应”,推动公务员招聘改革进程。

  然而,打着高薪的旗号开始的聘任制公务员招聘更像是一场秀。因为从现实条件上看,即使以“年薪30万”的绝对值来比较,与相对应的条件看,这并非高薪范畴。举例来说,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属分局的“药品生产监管主管”职位,得有5年以上的药品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工作经验,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美国或欧盟GMP认证相关工作,并有过成功通过认证的经历。如此职位要求,即使不在公务员队伍中也能够获得很高的薪酬。既然如此,谁还愿意辞职去应聘公务员呢?可见,吸引力不足构成聘任制公务员招聘遇冷最大障碍,更是每个适合岗位要求的人自我比较的选择。

  另外,与公务员相比较,聘任制公务员不能与公务员划等号。还需要有三年到五年的考核期,如果考核不合格将被辞退。如此程序与企业考核几乎没有差别。对于一个理性“经济人”来说,与其选择在聘任制公务员岗位上接受与在企业相似的年薪,不如就在企业呆着享受一致的待遇。在劳动力市场上,这场聘任制公务员招聘遇冷其实是最好的供给不足的例子。即从劳动力供给上,没有更多的人乐意加入到应聘的队伍中去,其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待遇上和实际考核并没有更多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