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昌低碳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低碳产业铺就升级发展新路
绿色低碳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更是赢得竞争主动权、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筹码”。
作为全国最早的低碳经济试点省会城市,南昌选择了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我市把着力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与生态经济,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提升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今,低碳产业铺就了南昌升级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
低碳成为经济增长动力
欧菲光集团是一家生产触摸屏、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等高科技光电组件制造商,摄像头领域在国内首屈一指。2010年10月,欧菲光集团选择在南昌建设新的研发生产领域,经过4年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含光科技、光学、光显、光电等7家子公司的欧菲光产业集群,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50亿元。
欧菲光只是南昌低碳产业呈喷薄之势的代表之一。在发展低碳经济构想的引领下,我市不断做强LED、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产业;做优新能源环保电动汽车、绿色家电、环保设备、新型建材、民用航空和生态农业六大产业群,促进全市低碳经济成规模发展。依托晶能光电、联创光电、绿扬光电、晶和照明等一批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制造到封装及应用的LED完整产业链;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数占全省的85%以上,服务外包产业欣欣向荣。
如今,服务外包、绿色照明、新能源汽车等低碳新型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南昌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32.71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2.47亿元,同比增长11.8%,低碳产业成为南昌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内生动力。
构建新型生态产业体系
在南昌高新区,韩国三星战略合作商美法思投资1.5亿美元新建触摸屏项目,世界500强富士康集团谋划进军移动互联网产业,央企中国兵器集团重组联创通信抢占通讯产业制高点,台湾百大企业东元集团与美国西屋公司共同打造“机电王国”……一个个实力雄厚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大型央企以及高科技项目、全球顶级品牌纷至沓来,生态产业集聚效应尽显。
按照“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的思路,我市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低碳化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四大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业、航空制造、新能源设备、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六大低碳新兴产业。同时,降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四大高碳行业和十大重点耗能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全力打造物联网、太阳能光伏、生物与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低碳服务业,促进旅游与文化、商贸、休闲、度假、会展等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业全面向低碳型方向转变,在“绿色崛起”中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生态与发展实现“双赢”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发展中,我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做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做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做严重危害安全和群众健康的项目。通过低碳化的进程,南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同步发展。
在发展产业形态和价值链处于高端、前端、深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我市在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上下“真工夫”。我市不断加大对顶津食品公司“年产50万吨矿物质水、150万吨茶饮料”项目、南钢“铁钢系统改造”项目等一批传统项目技术改造,稳步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今年1-9月,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8%,41家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企业节约12.35万吨标准煤。
此外,我市积极培育低碳示范企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江西省晶和照明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先后被认定为江西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013年淘汰了年产30万吨机立窑生产线、年产5000万米印染生产线、年产1.3万吨造纸生产线各一条;拆除改造34台高污染燃料锅炉;关闭地方小企业9户。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南昌闯出了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持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实现平衡、取得双赢的科学发展之路。
记者 廖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