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振旺揭秘聚美优品自有品牌“掘金记”

19.04.2014  16:21

  近年来,为了更好吸引流量,抢占更多优势品类,聚美优品除了加快平台开放的步伐,同时还积极推进"多品类,全人群"战略的落地。从品类选择来看,天猫和京东走的是大而全战略,而聚美优品更倾向于小而美,即"化妆品+时尚精品"。截止目前,聚美优品已将品类的触角延伸至女装、女鞋、内衣、包包、母婴儿童、男装、运动户外、饰品配饰、家居等时尚精品领域。综合来看,天猫流量大,京东物流强,聚美优品品类精,而未来电商平台间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规模和量上对抗,而是品类供应链及营销价值链之争。

  早在2012年底陈欧就开始思考自有品牌的建设的问题,聚美优品自有品牌主要以面膜等标准化产品为主,采用贴牌模式。目前销售额占据整体销售收入的15%左右,但是毛利占据1/3。陈欧说目标是20%,再多了会影响聚美的平台形象,能够贴牌的品种是有限的,屈臣氏的自有品牌能占据25%,莎莎更高,因为购买体验有利于更多护理产品采用贴牌方式。但是电商不同,除了自营品牌之外,聚美通过跟部分经销商的独家合作获取高额利润,买断经营能够绕开跟对手的价格战,获取有保障的利润空间。

  目前是聚美的重点发展方向,还有一部分毛利来自流量变现,聚美的用户群非常忠诚,流量巨大,特卖属性在化妆品和服装上比较明显。化妆品聚美做的比较深,服装最近一年在积极布局,但是还是供应商发货,聚美只赚取流量变现的费用。就是佣金,目前每月也有六七百万的量了,虽然赶超唯品会不太现实,但是基本形成全品类的特卖架构,让目标用户能得到更多的特卖品种选择,在轻运营的基础上适当变现,是最可行的路线。

  以上三类产品保持了高毛利的态势,至于占据化妆品一半的知名化妆品品牌,还处于充分竞争阶段,是以价格战为主,跟乐蜂网、京东和天猫等竞争,维持动态低价,是吸引用户和保持用户粘性的核心品类。从品类架构的发展趋势看,陈欧更看重现实因素,多品类的架构让毛利空间更加合理,用户忠诚度更加稳定,对于服装家居,陈欧没有盲目的进入,而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保持轻度运营,实现流量变现,既满足了用户,又挣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