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肆无忌惮的“拼爹”怪相何以成风?

17.12.2014  14:19

  “幼儿园孩子拼爹,嫌家长没车接自己放学”,看到近日网上热传的此消息,连日来,不少西安市民反映了小学、幼儿园中存在的各种版本的“拼爹”或“被拼爹”:父亲的车不是豪车被歧视,幼儿园作业拼爹娘,老师掌握家长的职务。(2014年12月15日网易新闻)

  有的人认为中国现在走进了“拼爹时代”,即使你不去“拼爹”也会“被拼爹”,在事业上跟官二代竞争,在感情上跟富二代竞争,对于一些“穷二代”和“农二代”而言,简直就是噩梦。俗话说:“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决定一个人的出路,是要看你到底是谁的精子。现如今的“拼爹”已经走进了幼儿园,公众不愿让幼小的孩子卷入“拼爹”的漩涡但对于当今“拼爹”与“被拼爹”的大潮无可奈何。公众不禁要问:难道我们就要这样被动的接受如此肆无忌惮的“拼爹”吗?。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们在遇到事情之后,往往以蛮横、骄纵的面目出现,表现出“身为二代公子,我有牛爸爸我自豪”的狂妄,这无疑是对社会公平的公然叫板。难道就因为拥有权力和财富,就可以如此肆意践踏法律、逾越公平吗?笔者认为如此肆无忌惮的“拼爹”,若是犯了众怒,到最后往往“拼爹”都会酿成“坑爹”的悲剧。

  现在看来,“拼爹”似乎已成为了一种时代病,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也走进了“拼爹”的行列。在笔者看来,“拼爹”现象频频上演,首当其冲要拷问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在极度富裕的物质生活下,精神生活是极其匮乏的。在家里父母都围绕这“小皇帝”“小公主”转,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教育;其次是学校教育。当今学校里的老师对于学生往往是“看人下菜”。有的班主任甚至会以方便联络为名,把家长的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都记录下来,其实是为了一己私欲,看人戴帽子;再看今天的社会教育与引导,同样存在价值观的错位、缺失。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在学生时代起就不用去竞争,只要有个好爹就可以一切开绿灯。正是一批眼里只剩下权力与金钱人士的存在,才“造就”了当今的“拼爹时代”。

  诚然,“拼爹”的社会是病态的,习以为常的“拼爹”现象是可悲的。在笔者看来,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条件下,要使能量巨大者始终不逾矩,就必须有完备的社会制约体系。任何人都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在优越的自身条件也不能损害甚至践踏他人利益,这不仅基于完备的法律与严明的司法,更基于全社会对于公平和公正的内心信仰和认同。只有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完美的结合,约束好管理好身边的孩子,才能改变当今社会“拼爹”这一难解的社会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