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菜溯源设备几成摆设 难操作成闲置主因

14.03.2014  15:23

溯源秤几乎成为摆设

溯源查询机无人问津

3月11日,本网报道了“南昌肉菜流通追溯体系6月全市覆盖”一文引发网友热议。据了解,作为全国第二批10个试点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城市之一,南昌在去年11月份就已经在多家集贸市场配备了溯源秤。13日,记者走访南昌多家集贸市场发现,由于商家操作不便、消费者溯源意识不强等原因,大部分溯源电子秤和查询机已成为摆设。

溯源设备几乎成了摆设

3月13日上午,记者在章江路集贸市场看到,一台绿色的机器挂在市场出入口,屏幕上显示着“肉菜溯源查询系统”的字样,非常显眼。记者在机器旁观察了5分钟,有近百位市民与查询机擦肩而过,却没有一人使用该机器。

记者在该集贸市场肉类区的一家商铺看到,一台崭新的溯源电子秤正“”在角落里,上面堆满了杂物,不难看出这台溯源秤几乎没怎么使用过。记者观察发现,该集贸市场的商户大多使用普通电子秤,溯源秤基本都成了摆设。

在墩子塘集贸市场,记者发现这里的商户虽然使用着市场发放的溯源秤,但基本上没有商户主动打印溯源小票,只是将溯源秤当作普通电子秤使用。而溯源查询机也因潮湿等问题,被“”进了办公室,安静地立在角落。

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记者走访的多家集贸市场中。

难操作成闲置主因

在章江路集贸市场管理处,记者看到4台溯源秤被堆放在角落中,该市场负责人熊继华向记者介绍,这些溯源秤是去年年底向商户发放的,由于商户普遍反映难操作,目前已基本停止使用。“使用溯源秤需要在肉菜进场前手动输入编码,过程比较繁琐,商户几乎都用不惯。”熊继华说。

溯源秤比普通秤操作起来复杂多了,我们文化程度都不高,实在用不惯这个。”一位经营猪肉生意的商户向记者坦言,“通常一次开机就需要将近1分钟,再加上输入、打印的时间,太耽误生意了,就算我们愿意打顾客也不愿意等。

市民溯源意识有待加强

虽然溯源设备已投入使用近5个月了,然而记者在各大集贸市场采访时发现,几乎所有的消费者在称完重量后就会直接向商户付钱,没有一位索取溯源小票。

记者采访了多位前来买菜的市民,听说过溯源设备的寥寥无几。“我只要知道肉是不是新鲜,有没有短斤少两就行了,至于肉的源头我并不关心。”一位正在挑选猪肉的男子对记者说。

对于目前溯源设备“不受待见”的情况,墩子塘集贸市场管理处主任张桂英认为,主要原因是市民的溯源意识不强。“我们市场平均每个月索取溯源小票的消费者只有50多人,而使用溯源查询机更是少之又少,可能只有个位数。”张桂英向记者介绍,“一块肉的品质如何仅靠肉眼是无法辨别的,如果消费者食用了问题肉从而影响了健康,那么溯源设备就能追查到肉的源头,避免消费者吃‘哑巴亏’。”(记者 郑小波)

来源:天圆网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