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80后90后成骗子眼中“肥羊”

21.01.2014  19:39

  针对老人和妇女的骗局已经不是主流,“80后”和“90后”成为骗子眼中的“肥羊”:他们舍得花钱,又会上网,敢于尝试新事物,给骗子带来无限“商机”。近日,湖里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反诈骗中队中队长叶加强对2013年度辖区内的诈骗案件进行梳理分析,为市民防骗支招。

   【变化】

   数据:网络诈骗首度逆袭 发案率超电信诈骗

  2013年,湖里公安分局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综合成效排名全市各公安分局第一名,湖里刑侦大队共端掉45个诈骗窝点,打掉37个虚假信息诈骗团伙,刑拘123人,侦破案件2000余起,比2012年多了1400多起。

  根据诈骗工具,虚假信息诈骗分为电信诈骗(主要通过电话进行诈骗)和网络诈骗(主要通过QQ等网络工具行骗)两大类。网络购物的流行,让诈骗分子“转变思路”,网络的隐秘性更让他们抓住机会。

  湖里警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网络诈骗的发案率是电信诈骗的两倍。此前,网络诈骗一直与电信诈骗“平分秋色”,或者低于电信诈骗,这是网络诈骗的首度“逆袭”,诈骗方式和人群都发生变化。

   人群:老人占比降低 80后90后成易感人群

  传统的电信诈骗是一种主动的行骗方式,冒充各地公检法、车管、房管、民政、农机等部门,通过发短信、打电话,恐吓受害人涉嫌违法,或以退税等幌子进行诱惑,针对的是文化程度不高、不看报读新闻的部分老人、妇女,但这样的骗局在全国公安机关的打击下,占比开始下降。

  新兴的网络诈骗则是一种被动的行骗方式,骗子或制作假网站,留下QQ号码、手机号码,坐等受害人主动上钩;或冒充淘宝客服,套取网购客户资料,种下木马病毒,半路“劫杀”网络购物,清空银行卡上的现金。

  点对点的诈骗,是传统电信诈骗的特征,一条电话线的两头,连着骗子和受害人。网络诈骗,则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骗子坐在网中央,等候着受害者撞到网上。这张“”还能精准地定位诈骗对象——网上购物、上网搜索,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对于多数老人来说有难度,但对年轻人来说却如鱼得水。特别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手头有一定的积蓄或正处于置业消费阶段,一些人对网络的了解又只是“半桶水”,知道怎么用,却不知其中规则和原理,成为诈骗的易感人群。

   【案例】

   借贷网站 骗走小伙创业资金

  不少“80后”和“90后”目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买房、买车等巨大的生活压力摆在面前,手头有一些积蓄,对于美好生活的未来有很大憧憬。

  阿超(化名)正处于人生的这种阶段。他租住在城中村,虽然有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但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开店创业。苦于手头资金不足,他在上网时搜索出一个小额借贷的网站。网上的信息很诱人:小额借贷,无需抵押,快速出款。

  阿超准备借款5万元,拨打了网站上的电话,“客服”热情接听,告诉他借款需要先支付3个月的利息2000元。阿超汇了款,“客服”说要保证金5000元。阿超再次汇款,对方还要10000元,以证明他有还款的能力。阿超咬牙又汇了1万元过去,但对方又要公证费。原本要借款5万元,自己先给了对方17000元,可贷款还是遥遥无期,阿超发现被骗,向湖里警方报警。

  通过刑侦技术手段,湖里刑侦大队冲击该诈骗窝点,发现里面总共有6名嫌疑人,分成3组进行有针对性的骗局。民警在诈骗窝点蹲守,窝点老板苏某才开着宝马轿车回来,被当场抓获。民警调查发现全国有多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150万余元,其中包括不少大学生。

   网购童装 300多位年轻妈妈受骗

  哪怕自己吃穿用度差一点,也不能让孩子受一点罪,这是多数年轻家长的心态。

  去年3月份,年轻妈妈阿美(化名)在网上看到一家经营童装的网店,上面的童装价格很实惠,她一口气挑了很多套,首付400元。第二天,一名男子打来电话,说他是网店的老板,这批童装是走私货,所以卖得很便宜,但又担心整车发货之后被人举报,被警察抓,所以需要买家先支付5000元保证金,等交易安全结束后再退还。

  阿美不疑有诈,汇了5000元给对方指定的私人账号,可是等了好多天,也不见货物发来,察觉被骗后,阿美报了警。湖里刑侦大队最终在同安一小区抓获嫌疑人吴某等人,发现其网店根本没有存货,完全属于空手套白狼。

  根据嫌疑人的通话记录,民警查到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受害人,她们几乎都是和阿美一样的年轻妈妈,且文化素质较高。在审查中,吴某自己坦言,他们主要针对舍得给孩子花钱、爱上网购物的年轻妈妈下手。

   【防骗提醒】

   留意三大关键词

   汇款是最后防线

  保证金、汇款、病毒,这三大关键词是网络诈骗的特征。民警分析说,正常的网上购物交易,不存在“保证金”一说,如果遇到要求交“保证金”,几乎可以判断对方有诈骗嫌疑。

  其次,网上交易必须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例如支付宝等,第三方的介入,可以有效保证交易双方的安全,一旦发生意外,向第三方申诉退回钱款,最为保险。而在之前的诸多案例中,骗子以支付宝被冻结、暂时故障等借口,骗受害人向私人账户汇款实施诈骗的例子数不胜数。汇款到私人账户,同样是骗子常用的伎俩。

  骗子常用的病毒虽然不易识破,但别忘了软件里有专门干这个活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保证交易中杀毒软件处于打开状态。骗子使用木马病毒和病毒链接时,总会用“软件会被杀毒软件误报”的借口,骗受害人自主关闭杀毒软件的监控功能,大家绝对不要相信骗子的谎言。

  骗术虽然不断与时俱进,但骗子也有软肋,只要不汇款,骗子嚼烂舌头也不会达到目的。不要轻易汇款,是大家防守骗子的最后防线。现在,厦门市公安机关正在与银行联动,开通紧急止付功能,在遭遇骗子时,第一时间报警找银行紧急止付,也有可能挽回损失。(本报记者 程午鹏 通讯员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