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胜:警惕“热回应”“急处理”背后的猫腻

17.06.2014  12:04

  针对媒体曝光安徽肥东县国土局副局长薛训高安排公车去企业收礼一事,肥东县委宣传部15日回应记者称,鉴于调查核实情况,6月14日,肥东县纪委决定对薛训高立案查处,并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6月16日《京华时报》)

  今年的这个初夏,对安徽肥东县国土局来说,可算得上是“多事之夏”。据5月15日《新安晚报》报道,自称肥东县国土资源局的一名副科长,举报局长许有柱在办公室里收受他人赠送的两条高价香烟。事隔不到一月,又有网友反映肥东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薛某安排公车去合肥一园林公司收取高档礼盒。看来,在肥东县国土资源局,领导干部接受礼品,甚至索要礼品,或是公开秘密,或已成“惯例”。

  可是,局长收受他人赠送的两条高价香烟,肥东县纪委展开调查一月也没有个说法。即使两条烟如许局长所言:“收下香烟后,直接交给办公室处理了”。那么,举报人戴某指出的,许局长开会时抽的香烟最低档次是软中华,抽得最多的是白沙和天下……有,还是没有?更不要忘了,那可是本局副科长的实名举报。想必,不要“深入调查”,也会“水落石出”。因此,最终的调查结果何时公布?公众拭目以待。

  对薛副局长安排驾驶员,前往合肥某园林公司拿取高档礼盒一事,经县纪委调查确认,到企业拿取茶叶礼盒及随后退还情况属实,并存在其他公车私用情况。鉴于此种情况,肥东县纪委决定对薛训高立案查处,并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而不可思议的是,既然已立案查处,又何必急冲冲地给予党内处分?或许,“党内严重警告”,为的是防止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近年来,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公众反腐败的信心也在不断提升,举报人也会越来越多。遗憾的是,在一些地区或部门,面对群众举报,在“展开调查”或“立案查处”后,往往没有了下文,或以给个处分或以免职、待岗,大事化小。

  新闻媒体报道最新热点事件是其本性所然,媒体的关注焦点往往也是随着新热点的出现而迁移。因此,一些地方或部门深谙新闻传播的这一规律,在反映本地官员问题成为舆论聚焦点时,当地政府部门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向公众开出种种承诺单。一旦焦点转移,相关调查部门就磨磨蹭蹭、敷衍塞责,打起了“热回应、冷调查、轻处理”的太极组合拳。可怕是的,这一现象还有漫延趋势。

  因此,对“展开调查”或“立案处理”,以及急冲冲“处理”的案件,除了相关媒体要穷追不舍外,还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和建立内部问责机制。如,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情况下,可吸纳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事人等多方参与调查;再如,建立和完善案件查处责任制,以及倒查追究、内部监督等机制。

  如此,不但调查结果更让人信服,调查速度和力度也难以打折扣,其结果也会让公众口服心服。否则,此前的高调表态,无异于戏弄公众,侵蚀公众的信任,终会丧失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