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军:当心诺奖之后的“蒿”之忽悠

13.10.2015  09:12

  自从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青蒿素一路蹿红进入大众视野。最近,记者发现,有卖家在网上打出“诺贝尔奖青蒿饼农家自制艾叶青团饼富含青蒿素”的广告,借机营销。同时,各种与青蒿素或者青蒿相关的商品也在网上热销(10月12日《华西都市报》)。

  诺贝尔奖让人们认识了青蒿素,,青蒿素又一下子让人们关注到了名不见经传的青蒿。当然,商家更耐不住寂寞,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会抢先在青蒿上做文章。我担心,经过商家一炒作,青蒿会身价倍增,甚至让人们言必青蒿,食必青蒿,喝必青蒿……

  商家就是商家,炒作是其能事。从“算(蒜)你狠,逗(豆)你玩,将(姜)你军”中,我们看到了炒作的威力。商家从中赚得盆满钵满,作为老百姓的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害。面对我国首次获得的最高科学奖项,商家难免会将青蒿炒得如同仙丹。作为消费者,我们千万不能因商家把商品与青蒿挂钩,就格外青睐青蒿。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

  一是青蒿并不一定有青蒿素。据专家介绍,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而不是商家们宣传中的艾蒿,艾蒿中并不含“青蒿素”。虽然艾蒿和黄花蒿是有亲缘关系的植物,但并不表示它也含有青蒿素。即便是含有“青蒿素”,也与提炼而成的青蒿素有很大差别。

  二是人们食用青蒿干什么?食用青蒿看中的是其中青蒿素。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一种药物。青蒿素具有抗疟、退虚热,清热解毒的作用,对间日疟、恶性疟,特别是抢救脑性疟的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青蒿素是一种药物。“是药三分毒”,没有病吃什么药呢?

  诺奖把青蒿素和青蒿都联系到了一起。诺奖是最高奖,青蒿素是好东西,青蒿也是好东西。但是,好东西是不是大家都需要?药能救命,我们是不是都要去吃药?

  青蒿、艾蒿、蓬蒿、萋蒿、白蒿、黄蒿、野蒿、松蒿……等等,诺奖之后,可能爆发一场“”之战。在狼烟四起的“”之战中,我们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