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革命背景下的江西能源发展思路

06.01.2016  09:33
 

  能源是支撑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也是国际竞争和大国角力的核心领域,能源问题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面对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现实压力,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正面临根本性变革,必将以新的思路重新审视未来能源发展之路。能源革命战略成为新常态下指导我国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长期战略。

 

  江西如何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找准能源发展定位和方向,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当前,江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但能源格局整体状况并不乐观,生产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能源发展已进入战略转折时期,江西要在新一轮竞争和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必须积极加快制定和调整能源发展战略,顺应能源变革和全球低碳发展潮流,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安全、稳定、多元、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江西“发展升级”和“绿色崛起”提供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一、背景:新常态下能源革命蓄势待发

 

  我国既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今后一段时期,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能源供应保障任务依然严峻,资源、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压力将不断上升。这就意味着,以往粗放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需要进行改变,必须以新的思路审视能源未来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能源革命,强调“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研究讨论能源发展中的相关战略问题和重大项目。会议明确了“节约、清洁、安全”三大能源战略方针和“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立足国内、创新驱动”四大能源发展战略,部署了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优化能源结构、拓展能源国际合作、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等能源发展改革的重点任务。会议要求,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水平,实施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加强生态环保的节能减排措施,促进改善大气质量,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阐述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国策。能源“革命”是此次会议的关键词,其力度超过“改革”、“变革”。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专门召开的研究能源安全问题的会议,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能源革命新时代。选择“能源革命”作为国家长期战略,以应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革命”的提法,反映了现阶段能源、环境、经济之间的矛盾突出,已经到了必须进行“革命”的程度,同时也彰显出决策层推进能源改革的决心,能源革命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势在必行。从国家领导人提纲挈领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的要求,到相关政策的出台,传递出来的信号需引起我们深思。在目前经济增速换挡的大环境下,能源作为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和动力,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能源发展已进入战略转折时期,江西如何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找准能源发展定位和方向,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现状:江西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长期未变

 

  (一)从能源生产看,煤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80%

 

  2014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451.9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近1倍,其中原煤产量达2813.7万吨,已超过矿井年设计能力,与2000年相比增长55.1%;水电133.5亿千瓦时,增长71.2%;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从无到有,分别达5.8亿千瓦时和1亿千瓦时;煤田气(瓦斯)为0.4亿立方米。

 

  从能源生产结构看,2000年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为81.5%,水电占比18.5%。2014年原煤产量占比仍高达82%,水电受雨量影响较大,且发展规模没有大的进展,所占比重为17%,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近几年才开发,发电量小,占比只有0.8%,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三项合计发电占能源生产总量的17.8%。煤层气受技术制约,利用量极低,占比0.2%。

 

  可见,进入新世纪十四年来,江西能源生产不断增长,总量翻了近一番,但结构几乎无变化,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中所占份额很高,维持在80%以上,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受技术及成本因素影响,开发利用不足,产能过低,清洁能源比重严重偏低。由此说明江西的能源生产结构是以煤炭为主导,而且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

 

  (二)从能源消费看,煤占一次能源比重达70%

 

  2014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达8055.36万吨标准煤,与2000年相比,总量增加5550万吨标准煤,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8.7%,其中煤炭消费量7477.31万吨,总量增加5008万吨,增长了2倍,年均增长8.2%,石油消费量940.66万吨,总量增加636万吨,增长了2倍,年均增长8.4%,天然气从2006年开始进入江西市场,目前消费量15.19亿立方米,一次电力消费量140.3亿千瓦时,总量增加62亿千瓦时,增长了80%,年均增长4.3%。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2000年煤炭消费量占比70.5%,石油占比17.3%,水电占比12.2%。至2014年,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有68%,石油占比16.9%,水电和风电占比5.4%,天然气占比2.5%。可见,江西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最重,且长期以来能源消费品种结构变化甚微。

 

  从煤炭消费结构看,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其煤炭消耗量占到全社会煤炭总量的97%,其中四成以上消耗用于发电,其次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各占两成左右。“以煤为主、发电居多”,是江西能源消费的一个鲜明特征。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耗最大的部门,全省发电量以火力发电为主。2014年,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2065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537万千瓦,占到总容量的74.4%,火力发电又主要以燃煤机组为主。全省发电结构是:火电占83.9%,水电占15.3%,风电及太阳能占0.8%。

 

  (三)从能源供需看,对外依存度已达70%

 

  江西缺油、少气,加之煤炭储量、保有量严重不足,导致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缺口很大,煤炭的产需缺口由2000年的655万吨上升到2014年的4660万吨,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不断扩大。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保证能源的供需总体平衡,江西每年需要从外省调入大量的能源,致使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2014年,外省净调入江西的能源量4515.74万吨标准煤,进口量1092.59万吨标准煤,能源对外依存度为69.7%,比2000年提高了24.7个百分点。2000年全省能源自给率有55%,目前已降至30%。

 

  三、影响:以煤为主能源结构成为江西最大困局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难以支撑

 

  目前,江西经济仍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低。201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3.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3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而工业发展具有高度的能源依赖性,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工业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资源是第三产业的3倍多。

 

  其次,从工业结构看,工业部门内部重化工倾向明显。产业层次较低,大部分为资源加工型,高新科技产业比重不大。江西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偏少,仅800家左右,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不到一成。江西经济增长主要靠重化工业的拉动,而重化工业对能源的依赖性极大。江西重工业比重占近三分之二,其中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四成,能源消耗量却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耗总量近八成。2014年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达4455.1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能耗比重为77.3%,比2000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

 

  可见,江西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江西经济的较快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与高消耗基础之上的增长。新形势下,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高能源消耗,尤其是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模式已难以支撑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加大

 

  常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江西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油和气,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炭、水能、风能,因此煤炭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在江西起绝对支撑作用。江西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约19.25亿吨,保有储量14.3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0.1%左右。煤炭已开发利用的占70%以上,储采比40年。煤的储量并不多,此外,少水、无油、乏气是全省能源的基本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江西煤炭生产严重不足,必须依赖外部市场供应,由此势必带来两难问题,一方面江西地处内陆,处于“北煤南运”的末端,煤炭调出地西移后,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增加,运输解决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煤炭属不可再生能源,包括山西、内蒙等煤炭富集省份的输出正在逐渐减少,能源保障不确定性加大,能源风险将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

 

  (三)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江西目前以碳排放系数最高的煤炭消费为主,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煤炭含杂质比其他能源高,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也多,这些排放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开采、运输与利用之中,其中以煤炭利用对环境的污染最大。江西煤炭消费形式是直接燃烧,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53.44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1.74万吨,占比为96.8%。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46.23万吨,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42.88万吨,占比达92.7%。燃煤每年还要排放大量废渣、重金属等,不光对环境产生污染,对人体危害也很大。煤炭燃烧导致酸雨、雾霾等极端天气对人民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2014年,江西城市酸雨频率为65.8%,城市灰霾和烟雾污染时有发生,省会城市南昌的污染天数就有71天。燃煤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和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问题日益严重。

 

  (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难度加大

 

  以煤炭为主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从能源品种看,煤炭利用效率最低,煤中的灰分和硫分是制约提高其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与天然气和石油相比,煤炭的热值低很多。经测定,煤炭的热值和热效率远远低于石油和天然气。以1公斤煤炭与1立方米的天然气相比较,天然气的热值为9300至10000大卡,而煤炭的热值只相当天然气的一半。天然气的热效率可达75%以上,石油的热效率达65%左右,而煤炭的热效率却只有40%。

 

  另外,江西用能装备水平低,工业锅炉主要是以燃煤锅炉为主。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城市建成区共有燃煤锅炉9964台,平均蒸吨数为2.7蒸吨/小时,其中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9528台,占95%以上,呈现分布广、规模小、能效低、污染重的特点。用能装备落后,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部分单位产品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在重点监测的61种产品单耗中,有近四成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煤炭、纺织、造纸、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生产综合能耗较高。

 

  四、改变:以能源革命重塑江西能源新格局

 

  江西能源还处于煤炭阶段,不利于中长期发展。当前非常规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格局和能源来源。为顺应能源变革和全球低碳发展潮流,应对能源格局的变化,江西必须积极加快制定和调整能源发展战略,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能源转型,掌握未来能源发展主动权,这既是江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增强低碳发展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

 

  (一)顺应能源变革新趋向,制定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

 

  鉴于江西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制定高瞻远瞩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成为当务之急。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至少应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如何确保经济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能源,其二是同时解决和能源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

 

  解决好江西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是实现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能源发展战略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要根据江西能源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向科学制定。要充分考虑国家战略以及本地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顺应能源变革新趋向,把转型发展作为未来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主线,从现在比较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体系,逐步转型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的结构、“颜色”、质量都要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应考虑六项指导原则,一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是走江西特色发展道路的原则;三是节约优先、高效经济、合理调控供需的原则;四是环境和经济双赢的原则;五是有差别地确定不同发展阶段、远中近相结合战略目标和重点的原则;六是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体制机制调控、建设先进能源管理系统的原则。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产业是关系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也是一个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成长性高、关联度强的新兴产业。新能源的发展,对优化江西能源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西拥有良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并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门类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光伏产业在国内形成了先发优势,彭泽核电站项目已列入国家规划,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已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因此,江西一定要抢抓当前新能源产业的机遇和市场,在已有的优势条件和基础上,结合省情,制定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在新能源产业培育方面,应重点围绕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下游产品应用的产业链条,加快太阳能光伏、核能、风电设备制造和原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加大区域整合力度。在新能源产业布局方面,应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促进现有产业集群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瞄准新能源产业的市场、技术需求,完善和提升服务功能,强化产业孵化功能,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成长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构建多元持续供应体系,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江西的能源结构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替代比率,构建多元持续供应体系,是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也是顺应国际能源形势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使各类能源彼此形成有效的替代和补充,从而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因此江西要全方位推进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安全利用。

 

  水能方面,江西江河众多、淡水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好,具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优越条件。江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4.56万千瓦,500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577.97万千瓦,年发电量197.6亿千瓦时,而且水力资源分布点多面广,中小水电站可遍布全省各地。

 

  风能方面,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且运行成本低廉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江西风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鄱阳湖地区风速较大,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太阳能方面,江西年太阳总辐射量为3976.5--4827.3兆焦/平方米,在全国太阳能资源利用区划中属太阳能可利用区。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重点应放在技术研发和难点公关上,通过技术进步克服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等缺点,提高太阳能行业的竞争力。

 

  生物质能方面,江西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有利于农林作物生长,是我国粮食、油料主要生产区,是生物质能蕴藏较丰富的省份,年可利用总量约1395万吨标准煤。江西应努力研发推广与生物质能有效利用的有关技术,如生物质压缩成型、热解与直接液化、分解与直接气化、城市固体废弃物能源处理等技术,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

 

  核能方面,江西有六大铀矿带、七大铀矿田,各类铀矿床91个,铀资源储量占全国探明总量的1/3,是我国最大的铀矿资源基地。在江西建设核电站是“近水楼台”,因此要密切跟踪国家内陆核电政策,积极发展核电。

 

  (四)积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江西能源技术和装备与国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差距。这就需要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研发,提高能源技术创新能力来改变这一状况。一是利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期,争取以较低成本引进江西需要的先进能源技术、装备和优秀人才,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在洁净煤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氢能等重大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二是加大能源领域科研投入,提高能源研发投入比重,并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组织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加强能源技术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依托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带动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大力推进诸如烟气脱硫、脱氮、循环经济技术、生物柴油、煤清洁燃烧利用、煤层气开发、瓦斯综合利用等能源技术,并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采收率和能源使用效率,增强能源自主创新能力。

 

  (五)有效提高煤炭清洁利用,促进能源绿色发展

 

  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煤炭仍然是江西的主体能源。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难以撼动,期望能源快速实现去煤化的跨越式转型是不现实的,煤炭清洁利用是治理雾霾和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江西在继续发挥煤炭重要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快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一是通过煤炭洗选和提质加工,提高煤炭产品质量;二是通过开发和使用煤液化、煤气化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对环境的污染;三是组织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清洁能源燃料锅炉替代、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装置和脱硫、脱硝和除尘提标改造;四是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五是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总之,完全可以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理念和机制贯穿于生产、流通、转化、利用等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推动高碳能源实现绿色发展

 

  课题主持人:曹青云

 

  课题组成员:何小敏 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