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高水平医生江西不到10人 须与时间赛跑

20.04.2015  10:59

    许多疾病的治疗都要与时间“赛跑”,而成为我省居民死因前三位、被大家俗称为“脑中风”的脑血管病对“赛跑”速度的要求尤为迫切:因为脑血管疾病发作时,犹如风一样“善行多变”,每一分甚至每一秒病人的病情都可能急转直下。

    4月11日,记者从在南昌举办的“井冈之春”脑血管病高峰论坛暨江西省第四届神经介入研讨会上获悉,由于我省脑血管病介入技术发展的相对落后和不均衡,许多脑血管病患者最终还是没有“”赢时间,有的落下后遗症和残疾,有的因此失去了生命。

     介入手术创伤小 且节约时间

    一个月前,今年51岁的吴大姐心事重重地从修水来到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病,“身体不舒服,在医院查出长了脑动脉瘤,虽然没有破裂,但医生说要做手术拿掉以防后患。我以为要开脑袋,腿都吓软了。”4月15日,已康复的吴大姐说,“后来医生说可以做介入手术不用开颅,我才下定决心进行治疗。

    要么开颅做手术,要么将特制的管子从股动脉中“探入”病变脑血管进行微创治疗,相信没有太多专业医学知识的人即使从字面上理解,都会选择后者。

    后者指的便是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据了解,绝大部分脑血管病都能用介入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该手术不用开颅,直接在血管内就能“疏通”脑梗死或“清除”动脉瘤,避免伤及脑内其他神经,极大地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其次,能够大幅度地节约时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祝新根告诉记者,一台普通的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加上手术准备时间一般也只需2、3个小时,但开颅手术所需时间则要翻倍甚至更多。“脑血管病有三大特点:发病率高、残废率高、死亡率高。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来说太重要了。有些症状轻微的脑血管病患者做介入手术,从入院到出院不过3、5天,但开颅的话至少要住院半个月以上。

    我省发展滞后 高水平医生不超十人

    “为救治脑血管病患者,我们团队昨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兄弟们要保重!”4月9日13时09分,祝新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一张照片,配上了这样几句话。照片里,两名穿着手术服、戴着手术帽的医生在办公室里席地而睡。

    原来,4月8日晚上,南昌大学二附院神经外科几名医生彻夜未眠,“都是不能耽误时间的脑血管病人,我们通宵做了7台手术,其中5台是介入手术。”祝新根告诉记者,病人扎堆,他所在科室超负荷运转是常态,“脑血管病高发的冬季,我们甚至三天做近20台手术,医生们连续熬几个通宵。

    这样的紧张与忙碌,正凸显我省在脑血管病治疗上的无奈:能做脑血管病介入手术的医院和医生少,所以全省各地的脑血管病患者不得不扎堆往大医院挤。业内人士坦言,我省目前能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有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和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数家医疗机构,参与做脑血管病介入手术的医生约二三十人,真正能独立开展、技术纯熟的不超过十人。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医生大多是集中在南昌的省级医院,地市医院更缺此类医生。“地市的病人在当地不能做手术,不得不往南昌送,这就耽误治疗时机。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邹振亮曾有这样的经历。“有一年,一名患者突然脑血管病,我们做不了手术,只能把病人就近往上海送。”邹振亮也一路跟随,“还没到上海,患者就不行了,我心里很难受,但爱莫能助。

    加强行业交流很重要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同样是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我省与一些先进省市在发展水平上落后十几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张鹏坦言,早在20年前,北京、广州等地就有专家开始发展脑血管病介入手术,近十几年,北京已有大量神经外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介入技术,“江西在这方面发展的确相对迟缓,据我所知,一些江西周边省份都比江西发展得要快些。”张鹏建议,江西在这方面要多交流,形成学术氛围,才能带动医学学科发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教授李铁林也有同样感受:“广东各个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每季度会自发聚在一起举办‘沙龙’,大家就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群策群力讨论。”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广东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水平,几乎每个地市都有医生能开展介入手术,患者多数在当地就能解决问题。

    不过,参加论坛的国内知名神经外科专家都表示,江西近几年发展相对前些年快了许多,一些大医院的介入技术已能赶上全国水平,而此次在南昌召开的脑血管病高峰论坛或许又是一个新的开端。

    祝新根说,此次论坛结束后,他也打算向广东学习,定期将全省各地医生召集在一起举办学术“沙龙”,去各个地市、县指导手术开展,让这项医疗技术更快扩散到全省各地。

    记者 许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