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有责 心中有爱 手中有法 脚下有力——记抗疫一线学工人的担当与奉献
今年寒假,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假期。在特殊的日子里,南工有这样一群人,虽然与天南海北的学生远隔千里,但是,广大学子的安全与健康是他们最深情的牵挂,他们就是我校学工战线的老师们。
当好“领头雁”,把学工战线拧成一股绳
“谢谢,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大家都非常辛苦,同学你要做好防护,按时报送信息。”多次打通高明的电话,都被他委婉的推辞了,了解的信息非常少,采访匆匆终止。记者通过与学工处其他老师联系,才有机会了解学生工作处近一个月的故事。
春节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节日里祥和的气氛。1月21日,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高明在关注到湖北武汉肺炎疫情的相关信息后,立刻警觉起来,根据上级指示,他担负起了学工防疫工作组负责人的重任,和学工战线上所有老师一样,加班熬夜从此成了生活的“必修课”。
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工作部(处)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组,建立信息报送防控体系,加强对离校学生尤其是重点区域学生的跟踪管理。他多次组织召开防控工作推进会,对学生片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深化,讨论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任何工作要形成闭环,有研判、有反馈”成了他的口头禅。他要求学生片压实责任,做到“四不延期”:工作部署不延期、宣传教育不延期、人文关怀不延期、动态摸排不延期。
作为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高明努力当好“领头雁”,在分管校领导的指导下,带领同事一起落实文件、制定方案、加强宣传、核实数据。通过线上线下讨论,先后制定了《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南昌工程学院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学院版)》《南昌工程学院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学生版)》《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学生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细则》等疫情防控重要工作方案和措施,并主动与教务处、后勤处、保卫处、校医院、国际交流合作处等部门反复沟通,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
此外,学生工作部(处)于1月23日起陆续发布了《关于做好我校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致南工学子及家长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致全校辅导员、班主任的一封信》等信息,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防护意识,科学理智对待疫情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齐心协力,共同打赢这场非常之“疫”。于此同时,《防控信息1-21号信息提示》相继发布,把关心传递至南工学子的心中。
说起工作强度,高明只字不提,一句“这是我们职责所在”就省略了所有细节。“每天,学生片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校医院院长陈建华说。
疫情期间,11栋的留学生寒假依然在学校住宿。高明还尽量多的抽空去看望他们,提醒他们加强自我防护,并在春节期间亲自给公寓值班老师送去口罩、消毒液等。
开学后,学校即将迎来1.7万名学生,提前做好开学后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多次召集高丽明、焦晶、邹岚、黄红军、程希泽、朱彦奇等部门在昌骨干成员集思广益、反复讨论、全程模拟成了规范“动作”。“不为完成任务而完成,工作方案要简明扼要,具有操作性,能解决问题”是他对团队的要求。
“我们是一个团队,只有不断修正改进提升,才能一路向好。”高明在团队中一直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在关键时期,他让学工战线的所有老师拧成一股绳,全身心地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把亮光留给孩子,把爱心献给学生
“妈妈,你陪我们玩一下吧。”一个4岁的幼童和一个10岁的孩子正在和焦晶撒娇。“妈妈现在有紧急的工作要做,宝贝快去睡觉。”焦晶这样回应道。孩子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睛又说:“妈妈,有光我睡不着。”焦晶只得再哄一哄:“妈妈的学生很需要我,你们克服一下,好吗?”
此时,远在河北的宋园园也正哄着3岁多的孩子:“宝宝你要看哪个动画片?就在这乖乖看电视,妈妈去工作。”尽管宋园园一边念叨着:“看久了电视对眼睛不好,小孩应该离电视机坐远一点”,但还是拿着遥控器调到了孩子喜欢的节目。因为只有这样,她才可以安静地工作。宋园园是一位军嫂,孩子因为缺少父亲的陪伴特别依恋妈妈。最近,家里老人因腿部静脉曲张行动不便,不得已,宋园园只好把孩子交给了动画片。在她的心里,早就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为了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1月28日组织16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组成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并开通24小时心理支持热线,同时通过“南工心灵工坊”QQ开展网络心理援助,焦晶和宋园园都是心理健康中心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哄孩子的那天晚上,两位老师一直在和同事们讨论着《用心构筑战“疫”防线,请查收您的心灵配方》推文的撰写。由于没带电脑回家,她们只能用手机查询资料,并用纸笔详细记录。待整理出写作思路后,再一一输入手机中形成完整的内容。
夜深了,房间里亮着的光许久没有黯淡,这亮光委屈了老师们自家的孩子,却温暖了南工学子的心。
“心理工作要走在前头。”这是焦晶和宋园园对自己的要求。虽未能在治病救人的前线,但作为心理人,她们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用心战‘疫’,守护师生心灵健康”的宗旨。
学生的安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距离除夕还有两天,当大多数人都备着年货往家里赶时,程希泽却揣着体温枪走在去往学生宿舍的路上。寒假期间,11栋仍有部分留学生留校,为了在特殊时期准确了解留学生的身体状况,程希泽想办法买到了体温枪,并安排11栋的管理员陈友清每天测量留学生的体温。
为了做好防控工作,学校规定留学生一周只能外出一次采购生活用品,且需要出示出入许可证。开始,有的同学不理解。有一名留学生,平时就比较喜欢去校外玩,寒假期间更是想尽办法出校。了解情况后,程希泽反复叮嘱他尽量不要出门。没过几天,这名学生提出了回国申请。但是,就在他离开学校的下午,程希泽得到消息:机票取消了,这名留学生晚上可能住在宾馆。程希泽马上联系他:“快回学校,在学校住更安全。回校后要自我隔离,不能串寝”。之后的每一天,程希泽都去宿舍和他交流,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我们做这些工作,就是希望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居住条件,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程希泽的话,道出了所有学生社区工作人员的心声。学生的安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从来没有放过这么长的假,确实挺想他们的。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一切都好。”15栋的楼栋辅导员姜会依旧像邻家大哥哥一样,表达着对学生们的思念和祝福。
这位28岁的年轻辅导员平时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姜哥”。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姜会在了解到疫情后,第一时间与15栋的武汉籍同学联系。面对延迟开学的通知,难免会遇到有同学想要提前返校的情况。
姜会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私聊信息:“老师,我年后就要准备面试,有一些资料还在寝室,我能不能提前回宿舍,您帮忙开开门?”面对这样的请求,姜会果断拒绝,并耐心解释:“这肯定是不行的,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一定要等通知,有开学消息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除了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姜会还主动向南昌县疫情防控中心请缨,支援家乡防疫工作。自1月23日起至今,姜会就与镇村干部一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路口处设卡对来往车辆进行检查并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向群众宣传防护措施,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出门。作为楼栋辅导员,德育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他经常说:“我不会强迫他们做事,引导远比强制效果好得多”。而言传身教就是他认为引导学生最好的办法。在他的影响下,15栋有很多同学参与到了家乡的防疫工作。“我是受到姜老师影响,希望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任15栋团总支书记的易苑强说。
做一名抗疫故事的记录者
“叮咚。”这是有新邮件传来的提示音,刘小红像往常一样打开邮箱,邮件的内容是南工学子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典型事例,这已经是她今天收到的第六封邮件了。
刘小红,一名学生工作人员,共产党员。这个冬天,无数南工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刘小红便是其中一员。不过,与其说是一名抗疫者,她更喜欢把自己称作“抗疫故事的记录者”。
1月31日,刘小红接到了一个特殊的工作任务,要求每天收集学生在家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典型事例。于是,征集和整理学生事迹材料成了刘小红每日的任务之一。接到任务后,她迅速把通知转达到学生工作群,虽然学院积极转发,回应却寥寥无几。工作之初,刘小红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人文与艺术学院就有一位学生在家乡捐献了口罩,但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不愿意宣传。
刚开始,每天仅能收到一两例典型事迹。事例收集材料不给力,刘小红心急如焚,马上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她先是将一篇学生在家乡参加志愿服务的稿子作为例子,一对一转发给各个学院的负责老师,告知他们可以以这种形式上报材料。同时,一些典型事迹在学校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这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系列举措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后,刘小红收到的材料每天都在增长。材料终于充足了,但这时,新的问题又来了,材料千篇一律,同质性很强。为了找到“亮点”,她不停地与学院负责老师联系,反复修改材料。“我觉得自己在做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希望那些在抗疫战线上发光发热的人能被大家了解。我工作的意义就是把这些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刘小红说。
隔离不隔爱,爱可平山海。在这个假期,学工战线的老师们把爱奉献给了南工学子,他们轻描淡写的一句“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背后,是牺牲了自己一年中难得的休息时间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你们安好,我们放心!”暖心的陪伴,是学子们最温暖、最坚强的依靠。
(学生记者:张晨旭 许洛苗 辛彩玲 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