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脚踏实地才能走出形式主义怪圈

27.03.2015  16:23

  朱元璋为教育子孙艰苦朴素而立下家法:每顿要吃“忆苦饭”,但他的后代本末颠倒“忆苦饭”沦为形式主义,有时宰杀近千只鸟取其脑仅为制成一份豆腐。一段时间以来,党内存在形式主义的痼疾,丢掉本真,过于看重形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3月26日人民日报)

  所谓的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工作作风。不仅拉开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还不利于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党内一直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多种活动比如“中国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思想因此进一步解放、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务实,但形式主义的痼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药到病除的。究竟怎样才能有效遏止形式主义蔓延、滋生?

  树立党员干部科学的人生观、绩效观。正确认识到“”出来的政绩经不住时间的洗礼,要想“赢得生前身后名”还需“俯首甘为孺子牛”才行。正确认识到实现自我的方式不是自己获得多少荣誉跟财富,而是放下所谓的“面子”,低下所谓的“身子”,在为人民服务的田野里丰收。

  开辟对党员干部监督的新路子,强化群众的监督意识,打破“民不与官斗”的旧观念束缚,增强群众在反形式主义过程中的主动性。其作用不仅进一步实现群众民主,更利于完善干部考核机制。

  有道是“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党员干部要有求真务实的决心、滴水穿石的恒心,来抽掉形式主义的“坏血”,成为党披荆斩棘的利剑、群众实实在在的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