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漏洞遏制腐败 南昌大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纪实
高校腐败时有发生。如果任凭腐败现象在高校滋生蔓延,必然扭曲办学宗旨,影响办学质量,阻碍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南昌大学党委举一反三,痛定思痛,采取坚决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堵塞制度漏洞,预防腐败发生,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实际成效,真正让党风好起来、校风清起来、学风正起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落实主体责任
推动反腐倡廉
去年5月10日,周文斌案件曝光后,南昌大学党委深刻反思,旗帜鲜明地提出,党委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学校各项中心任务,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有一个看得见的新变化。
一年来,学校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带头廉洁从政,为全校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班子成员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按照《党章》和《廉政准则》办事,不让任何人有特例、搞特权;班子成员牢记“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为了强化部门“一把手”主体责任,学校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反腐倡廉建设的督查、考评、奖惩、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对于职责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人员,学校严肃追究他们的责任。
与此同时,推出一系列新办法、新措施,完善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修订了《南昌大学党政会议议事规则》、《南昌大学“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办法》,“三重一大”事项,必须集体决策,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强化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班子决策实施情况反馈、评估、调整、纠错机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南昌大学工程项目审计制度》等多项制度,确保纪检监察部门、党务政务督查、特聘纪检监察员、民主党派、群众组成的“五位一体”监督机制落到实处。
完善规章制度
推进科学管理
“高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一些权力集中的领域,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很容易导致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南昌大学党委书记胡永新说,完善规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预防高校腐败的关键之举。
作为提高效率、预防腐败的新措施,学校完善采购、财务、工程等重点领域制度。成立“南昌大学招标采购中心”,统一管理所有招标采购工作,尤其是增加项目论证和资产使用绩效评估的环节,大幅度压缩了采购过程中的权力寻租空间;出台《南昌大学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南昌大学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大学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力度;推出《南昌大学合同管理办法》、《南昌大学基建工作规范管理规定》等,有效堵塞了工程招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和竣工决算等方面的制度漏洞。
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但也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为此,学校修订《南昌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范预算调整程序,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范围,强化督查和考核环节。特别是增设预决算管理岗位,从源头上强化了科研经费使用。为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学校制定了《南昌大学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南昌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等,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坚决查办案件
保持高压态势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定不移地查办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是南昌大学党风廉政建设的鲜明特色。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多次主持召开全校廉政工作会议,亲自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查办案件提出具体要求。为了让纪检部门正常开展工作,学校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经费,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干部。纪检监察部门积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清理纪检监察参与的校内议事协调机构,出台《南昌大学纪检监察监督暂行办法》,加强自身建设,把工作重心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上来。
为了震慑腐败分子,学校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一方面积极协助省纪委查办大案要案。另一方面,认真梳理近3年的信访件,发现违纪违法线索,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去年以来,学校受理信访件39件,立案2件,给予1人党纪处分、2人政纪处分。
开展“红包”、“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校长周创兵指出,“红包”、“小金库”问题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专项治理工作,不要不重视、不要走过场、不要被抓典型、不要心存侥幸。据统计,这次专项治理活动中,上交“红包”170余万元。同时,学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40%,办公经费同比减少15%,购车数量及运行费同比减少26%,杜绝了公款出国(境)旅游。
江西日报记者李文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