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达人考入北大:自主招生测试拿下30分

13.08.2015  17:56
原标题:文科达人考入北大:自主招生测试拿下30分

张恬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恬今年高考总分为377分,后凭借其在自主招生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降分30分的优惠,她成功拿到了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入场券”。

   自荐信里4/5的篇幅都在谈阅读

  张恬平时爱阅读,而且读的尽是一半学生高喊“看不下去”的书:加缪、米兰·昆德拉、黑塞、纪德……这些学者中的任何一个名字出现在作文里,都足以让文章提升档次,更何况,这些都是张恬最爱看的作家和学者。作为南师附中文科班的“作文好手”,张恬曾经获得全省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二等奖以及校三好学生、学生领袖奖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北大博雅计划。在入选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后,需要向学校递交一份包括自荐信在内的个人材料,而张恬的自荐信的4/5都在谈论阅读。“进入高中以来,有赖于南师附中别具一格的语文教育,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在课余时间摸索着进行广泛的自由阅读,并通过阅读文学评论书籍及论文、撰写读书报告等方式尝试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超越课堂的自由探索让我着迷于文学的美和它所承载的责任,让我得以在物质生活之上建构一个自由独立的精神家园。

  张恬的精神家园里,有马尔克斯、毛姆、海明威、纪德、黑塞、纳博科夫、加缪、米兰·昆德拉的陪伴。“读完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之后,我开始接触《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专门阅读文学评论书籍,如《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被贬低的思想》等。从那时起我意识到,文学不仅仅是故事,它还是站在小说后的作者甚至一个群体的面容,其后有一整个汹涌的时代。”“哲学”与“意识流”是学生阅读的两座“大山”,很多人都会因为书中难懂的语句而产生无法读下去的想法。但在张恬眼里,这些作品却有着别样的魅力,“出于对小说的兴趣,我把这些书都读了下去,我渴望在多样性的小说中发现存在的无限种可能性。随后我阅读了关于知识分子的书籍,对流亡知识分子进行了一些了解,日益感受到‘文学’二字的力量。

  带着这样的真挚想法,张恬在写给北京大学的自荐信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反抗。文学对我来说,早已并不是消遣,更不是用以博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工具。

  虽然模考时成绩一直不错,但高考时,张恬的语文却出现了滑铁卢,只考到了145分。“作文目测只有50分,我写的是‘人类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张恬并不满意自己的语文成绩,高考一结束,她便立刻动身前往北京,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自主招生测试的优异表现弥补了高考失利的遗憾。

   选择外语系目标是研究英美文学

  酷爱文学的张恬没有选择北京大学中文系,反倒是选定了英语系作为大学四年的学习方向。“因为我喜欢英美文学,希望能够在这一方面有进一步的研究。”张恬说。

  除此之外,身为南师附中话剧节“最佳女主角”的张恬,到了大学里也打算一展表演才能。“高二时在我校话剧节中同时担任主持人和演出者,出演剧目《俄狄浦斯王》获一等奖,我获得了最佳女主角的荣誉。”介绍起自己的课余生活,张恬落落大方,“我无比热切地期盼着未来的到来。在那里我可以自由地学习、阅读,接触自己想接触的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希望在大学继续学习文学,也希望一生都能做与文学有关的事,真正有意义的事。”(记者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