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自己找不着北,缘何怪罪于市长?

11.07.2014  11:29

  一所学院在没有一棵葡萄树的情况下,应所在地市长要求开设了一个葡萄酒专业。这个新设专业的学生读到大学三年级时,连一棵葡萄树都没有见着;学生读到大学四年级时,这个市长被抓起来了,连续四届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十分棘手。(7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安徽省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披露的这个典型案例,旨在说明地方政府和新建本科高校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十分重要与敏感。却也暴露出高校专业设置中的一个棘手问题:高校专业设置究竟是听市长的,还是听市场的?

  老实说,无论是市长还是大学校长,都希望高校培养自己的学生将来顺利就业,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高校的四项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因此,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政府扶持建设的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听听市长的意见,培养地方亟需、适销对路的人才并无不妥。

  高校专业设置的流弊,不在于听市长的还是听市场的,关键在于有没有特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说:“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育部大学,我们都是分院。”这番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是,高校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严重同质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放眼当下中国高校,没有一个是甘于寂寞的:名牌院校、老牌院校因为家底殷实,一个个卯足了劲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哪些实力稍逊一筹的院校,也都瞄准了“985”“211”;实力不济的也要争一个“重点建设”的名头。高职院校则忙着“升本”、忙着更名,忙着创“示范院校”。

  高校大干快上、做大做强,多半是出于生存的压力,客观上加剧了专业同质化。不少高校不管师资条件是否具备,专业设置跟着市场和市长的指挥棒,什么专业热门办什么专业,贪大求全,贻害无穷。

  经常有人抱怨,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其实答案明摆着:高校太过浮躁,安于坐冷板凳的人越来越少,孜孜以求创特色创品牌的高校也越来越少。

  特色无疑是高校的生命力所在。事实上,美国的麻省理工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校名,一样蜚声世界。高校没有特色,教育行政部门固然要反思,但首先需要反思的是高校本身:为什么不能拒绝诱惑、坚守品格?

  高等教育大干快上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反思的显然不只是教育。以大学城建设为例,某种程度上也和地方政府的需要高度契合。不少大中城市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新城区布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使教育布局更合理。真正的利益冲动是什么,地方政府心里再明白不过。

  没有特色的高教育永远不可能有大作为。从这一意义上说,今年“五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北大不要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意味深长,值得各方高度重视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