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越来越窄 骑行者、管理者尴尬

31.10.2014  20:54

    一条宽度不足70厘米的自行车道,最近引起了沈阳市民的关注。让人们开始注意城市自行车一族每天不得不面对的无奈现实:被机动车道压缩得越来越窄甚至消失了的非机动车道,被停在路边的汽车随意“断头”的非机动车道……。

     骑行就像走钢丝,偏一点就出界了

    近年来,城市里的汽车道路越来越宽,而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空间却越来越窄,有的道路更是很难看到自行车道和其他非机动车道。

    家住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的郑女士每天骑车上下班,她自嘲“车把长66厘米的自行车在宽70厘米的自行车道上骑行就像走钢丝,偏一点就出界了。

    这条宽度不足70厘米的自行车道旁,记者看到,和平南大街砂阳路南的道路为双向四车道,最窄的自行车道位于路东,从机动车道白线外侧到路边黄线内侧之间的距离最窄不足70厘米,即使算上黄线的宽度,也不超过90厘米。

    尽管沈阳这条自行车道只有200米左右的长度,但还是给骑车市民带来了不便。我国1995年施行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自行车道每条宽度宜为1米,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应加0.25米。

    对于目前和平南大街部分路段的自行车道宽度不符合“国标”的状况,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员表示,这样的状况在沈阳其他道路上也存在,如果这一道路状况的调整改造能够纳入城建计划,规划部门就会相应根据程序进行审批。

    像沈阳这样仅有70厘米宽的自行车道并不是孤例。之前就有网友在西安市未央路发现了一条距离人行道台阶仅有10厘米左右的自行车道,并调侃称这是“世界上最窄的自行车道”,以及天津仅够两辆自行车并排勉强骑行的“自行车道”。

     骑车感到紧张,安全风险加大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部分国人对自行车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即便城市道路修得再好,汽车再多,自行车仍然是很好的短程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机动车的急剧增加,自行车一族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在今年9月,沈阳于洪区西江街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罐车转弯时撞上了骑行爱好者,造成骑车人当场死亡。

    在沈阳皇姑区淮河街,由于附近小区较多,道路两边的非机动车道俨然成了机动车停车场。来往的自行车几乎都被挤上了机动车道。如果是静态地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危险性还不大,骑车人最怕的是,在行驶过程中突然一脚刹车,停在了路边。如果在它身后的骑车一族反应稍慢,很有可能连人带车就撞了上去。

    常年骑车上班的张先生向记者诉苦,十年前骑自行车的人很多、阵容庞大,骑起来感觉很踏实。但现在不一样了,骑车的时候精神十分紧张,毕竟,他们要不断面对机动车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留住自行车道,倡导绿色出行

    “现在的自行车道要么被侵占,要么就没有了,路越骑越窄,有时甚至感到无路可走。”本打算靠骑车上班来锻炼身体的市民李伟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夏天,他上班路上只骑过5次自行车。其余时间里,这辆价格不菲的自行车只能在公园里陪伴他。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亚臣教授说,都市交通应该保证自行车的道路通畅,大力提倡使用自行车。因为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骑自行车是最节能的,既是零排放,又是零能耗,还可以锻炼身体,应该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

    “在欧美一些国家,自行车大行其道,人们热衷于这种方便而环保的出行方式。”刘亚臣说,在荷兰,城市交通系统甚至还给骑自行车者优于开车者使用道路和绿灯先行权。一些交通信号允许骑车者先于汽车行驶。

    刘亚臣说,国外先进经验表明,局部的道路拓宽无助于解决整个城市的畅通问题。同时,多使用自行车可减少交通拥塞和铺路用地。一辆汽车占用的路面一般可以容纳6辆自行车,而一辆汽车停车所占用的空间则可使20辆自行车停放。

    专家建议,城市道路规划要充分考虑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系统的设置,在空间上预留相应路幅宽度;同时,这一交通系统的后期维护也要加强,以保证非机动车通行的舒适、安全。(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