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空气就一定好吗?未必!臭氧替代PM2.5成首要空气污染物

13.09.2015  11:45

  说起“阅兵蓝”、“APEC蓝”,大家不由地就想起了蓝天白云。可以说,这几个月,南昌的天气挺不错,蓝天白云的天数居多。那么,是不是蓝天白云的日子,空气质量就一定好?这可说不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9月11日,记者查看近几日南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发现,臭氧已经替代PM2.5,成为首要空气污染物。再查看前几个月南昌的空气质量情况可以看到,其实从6月份开始,南昌的首要空气污染物就是臭氧。专家提醒,与“明目张胆”让人不爽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它悄悄“隐藏”在万里晴空中,但其危害丝毫不亚于PM2.5,不容小觑。

   A 百余天来南昌首要空气污染物成臭氧

  从去年12月31日开始,南昌市就实行了空气质量预报制度。也就是说,市民通过南昌市环保局官网“绿色南昌”,既可以轻松地查看当日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还可以查看次日空气质量预报。这对于喜欢跑步的南昌市民李先生来说,可以说是方便多了。可是,最近几天,他却很纠结:明明看到的是蓝蓝的天空,可监测数据显示是轻度污染。  这是怎么一回事?  9月11日,记者“绿色南昌”网站中的“南昌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看到9月10日,虽然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为99,达到二级良,可首要污染物并非市民所熟知的PM2.5,而是臭氧。再看9个国控监测点,除了“省林业公司”站点首要污染物是PM10之外,其余8个监测点的首要污染物都是臭氧。其中,“京东镇政府”、“林科所”、“石化”3个站点在轻度污染以上,尤其是“石化”站点AQI指数达到162,构成中度污染。

  记者再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公布的6月份和7月份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发现其实从6月份开始,南昌的空气质量就已经是臭氧再作祟。9月11日,记者从南昌市环境监测站了解到,8月份,南昌市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也是臭氧。再查看进入9月份以来的这些日子南昌的空气质量状况,记者发现,臭氧作祟其实已经延续了100多天。

  B 南昌臭氧浓度总体呈现夏高冬低

  臭氧到底是个啥?在“南昌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对臭氧有这样的定义: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每个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 近地面的臭氧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氧化剂,是二次污染物的重要成分, 近地面空气中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是有害的。

  据省气象台台长殷剑敏介绍,臭氧的浓度跟温度、光照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臭氧的浓度也会随之上升,在春夏午后达到峰值。因此,某种程度来讲,臭氧污染与PM2.5的污染会呈现“跷跷板”的关系。当PM2.5得到控制时,大气透明度好,光照便加强,就会有利于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反应。所以往往在蓝天白云的时候,“感觉上”空气质量最好的时候,却是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候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臭氧监测数据分析,我国臭氧浓度总体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特征。那么,南昌的情况如何?从殷剑敏提供的“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南昌市臭氧污染指数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到,春末夏初,也就是梅雨季来临之前,臭氧的浓度达到一个高值;等到6月的后半月,随着梅雨的来临,光照减少,温度下降;到了7、8月盛夏时节,随着光照和温度的条件变得充足,臭氧浓度再次会蹿高。由此可见,南昌臭氧浓度总体也是呈现夏高冬低的状况。

  C 臭氧为何比PM2.5更难治理

   臭氧污染是一个国际性话题。美国洛杉矶经过几十年治理,情况大有好转,但每年仍有几天臭氧超标。与美国单一的臭氧污染不同,我国是臭氧与PM2.5交织,相互作用,再加上刚刚起步,因而治理难度更大。

  “臭氧并不是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出的污染物,而是通过前体物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殷剑敏说,治理臭氧,需先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前体物,但只有按比例降低时才会有效地减少大气臭氧浓度,而目前这个比例还不好掌握。如果单纯降低一种,有可能臭氧浓度反增不减。他举例说,其实越是交通流量大的地方,臭氧监测数据反而不高,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地方的污染低,而是由于在交通要道,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氮含量高,生成的臭氧又会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而当这些气体向远方飘动后,如飘到郊区再生出臭氧。  根据殷剑敏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10日南昌市的8个国控监测点的首要污染物都是臭氧,而只有“京东镇政府”、“林科所”、“石化”3个位于郊区的站点构成轻度以上污染,城区内却未构成轻度污染。

  D 高空臭氧是天使 低空臭氧是魔鬼

  据环保专家介绍,平流层的臭氧,确实可以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物,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但是臭氧到了近地面,就成了“健康杀手”。  低空臭氧,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臭氧。这个臭氧一旦超标,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很大。近地面造成污染的臭氧,其中一部分,来自于高空臭氧层的流入,还有一些来自于土壤、闪电、生物排放等等,这些可以归为“天然源”;而造成臭氧污染的主力军是“人为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经光照,发生光化合反应,生成臭氧等其他污染物。“人为源”可以说是臭氧污染的主力军。  臭氧的两种主要前体物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等,与PM2.5类似;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相对非常复杂,涂料、燃油,炼油厂、干洗店等等,都会产生这种污染物。

  E 臭氧浓度高 易感人群要减少户外活动

  记者了解到,一般监测值超过160微克/立方米,人体就能明显感觉到不适。臭氧和PM2.5对人的呼吸道都有刺激,但臭氧还会对人的淋巴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都可能会造成影响。   南昌大学二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叶小群说,人们在正常环境当中,臭氧中毒的概率很小。不过,对于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即便是暴露在低浓度的臭氧中,也可能会出现不适。 “臭氧又不是颗粒物,口罩过滤不了。”他建议老年人或者易感人群,在臭氧浓度高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小贴士】  多通风,吹掉办公室臭氧污染

  一些在办公室经常接触复印机的人,可能会出现咽喉干燥、胸闷、咳嗽、头晕、头痛等。你或许不知道,这很可能是复印机“制造”的臭氧导致的人体不适。专家建议,最好设专用复印室,并保证通风,吹掉臭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