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舆情一周综述: 苏州大学“一元奖学金”引发热议

11.12.2015  11:50

一、舆情综述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本周涉教育媒体报道为23.65万条,微博言论83.88万条,微信文章8754篇。教育议题中,教育管理、学生表现、师德师风话题受到舆论高度关注。

二、教育舆情热点排行

从媒体转载量来看,苏州大学奖学金“有奖无金” 一等奖只有1元、广州女大学生被曝援交:标价3600包夜 需住豪华酒店、河北唐山高中女生头发遭强剪 老师称不是没剪掉脑袋吗?、邓亚萍受聘法大教授惹争议、新疆查处“高考移民” 多名大学生学籍将作废、陕西一小学老师拿工资不上班 花钱雇人代课、江苏仪征一超载校车与轿车相撞 8名学生受伤、北京昌平某幼儿园老师“棒打”幼童 6人索赔、京津冀9城市重污染预警 部分学校“停课不停学”、老师因学生吹口哨未带试卷 罚全班举凳蹲地听课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10个教育新闻。

三、热点事件舆情解读:

【苏大“一元奖学金”事件】

1.事件概述

近日,苏州大学的“一元奖学金”成为网络热词。公开报道显示,苏州大学为转变学生以“获得奖金”为目标的求学观念,将各个学院的奖学金金额统一为象征性的一元钱,引发学生强烈不满。

2.媒体观点:校方太任性

检索相关媒体反馈,多数媒体表示质疑。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首先,改革何以让多数学生失利?《新京报》、中国青年网、华声在线评论认为,奖学金作为一种教育福利,本该以多数学生利益为重。然而苏大奖学金这一增一减间,普惠型奖励的奖学金被缩减至无,其他针对特定身份的奖学金大幅增加,显然有问题。其次,学生不满暴露高校决策弊病。新华网、《华西都市报》评论指出,“一元奖学金”引发大量学生吐槽,说明政策转变过程中,校方并未事先调查学生意愿,也未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不排除由少数领导想当然拍板决定的可能性。再者,“奖学有金、求学不纯”的逻辑荒唐。《京华时报》评论表示,苏大既然担心学生以“获得奖金”为目标学习过于功利化,怎么不担心一些学生以获得奖励为目标出国交流观念畸形呢?

3.网民观点:学费“一元”行吗?

网民观点中,多数网民也认为“一元奖学金”不合理。网民“箫邦”称,其实学费也可以象征性的收一块钱。网民“老 D-daijm82”指出,很多家里情况紧张的同学还是很需要奖学金的。网民“脆皮儿小万花”说,有奖学金都有那么多不读书的,改成一块钱还有几个人读?部分网民呼吁尊重学生意见。网民“蓝文哲”说,奖学金改革,有没有公示,有没有经过全校性讨论认可,这个值得每个人去关注。部分网民借此质疑校方改革动机。网民“平原上的星星”称,省下来的钱让某些少数人出国,苏大这两年几乎没为学生着想过,常干些沽名钓誉的事。另有少数网民表示支持此次改革,认为奖学金的意义在于荣誉,金额多少不必过分在意。

4.舆情点评:

这场舆论风波缘自苏州大学学生的一则吐槽网帖,帖中称苏州大学校级奖金金额只有象征性的1元,不如不发,引发众多学生跟帖支持,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强烈的维权意识和积极的话语表达意识。其后随着媒体大量报道,舆情热度迅速升温,针对苏州大学“总额没减反增”、“去除求学功利化”的两大解释,舆论发出强烈质疑。总体而言,舆论一是担心“一元奖学金”背后存在教育不公,二是认为“一元奖学金”暴露高校决策没有民主。毕竟奖学金作为一种教育福利,面向全体学生的校级奖学金自然要比针对特定群体的出国交流奖学金更符合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认知。此外,奖学金关乎学生利益,学校真的有心改革,为何不先征求学生认同再做推行落实?既然实行之后引发学生不满,是否改革本身就有待商榷?如果苏州大学能就以上问题做出澄清和反思,对于高校自主改革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