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场: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27.04.2015  13:46

随着高考的临近,网络舆论场关于高考的话题逐渐升温。近日,一篇题为《努力就可以上北大清华吗》的文章再次刷屏微信圈。这篇《中国青年报》年初刊发的文章(原标题《寒门式努力:何处见彩虹》2015年1月26日)被各大自媒体账号争相传播。不少主流媒体新媒体账号也予以高度关注,其中仅“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单篇阅读量就超过15万。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这实际上是2014年12月在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小隐于小林”(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晋军通过对课堂的新生调查发现,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较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结构。如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一定程度上反映家境)的统计发现,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14级学生里,入学前曾到过境外的学生占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零。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资料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用晋军告诉学生的话来说,“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小隐于小林”这篇答问帖文被广泛转发,并收获1.5万网民“赞同”。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华、北大”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再次引起网民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不少网民则进一步发问:光靠个人努力,“穷孩子”还能挤进名校吗?

无独有偶,《经济学人》 前不久做了一期专题“美国新贵”也讨论了这一问题,文章认为,孩子受教育机会与父母背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学人》最后指出,这种现象并不是美国独有的,只是在美国最明显。因为美国的教育体系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更偏向富人,“如果说在中国,光靠努力还不够上清华北大,在美国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种特殊的舆论背景下,这几天,北大、清华等高校启动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无论清华的“自强计划”,还是北大“筑梦计划”,都为优秀的农村考生开通了就读顶级学府的专门通道。不过,“寒门难出贵子”这一“骨感的现实”着实令不少家境处于下游的家长平添一份担忧。有媒体进一步分析指出,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如果人生是一次长跑,寒门学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起跑后动力不足、补给不足、身体素质差,能够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屈指可数”。

除了家庭、社会因素,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的悬殊差距,也直接导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教育公平之路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复杂、要艰难,但推进教育公平的所有努力都值得点赞。习近平总书记4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指出,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随后,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2015年,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招生5万名,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南、甘肃等省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公平的价值不可否认。教育依然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增加农村学生上大学特别是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2015年春节期间热传的“博士返乡笔记”中,关于农村学生“知识无力感”的嗟叹,引发各界大讨论。当下一些农村学子困惑和迷茫的“知识无力感”,折射的是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贫困代际传递的无奈感。不少农村学子之所以“自愿辍学”、放弃高考,折射的是,没有就业公平和教育公平,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仅要学得好,还要能有效就业,才能从根本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