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舌尖2》是自娱自乐的“世外桃源”

23.04.2014  11:1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简称《舌尖2》)已在央视纪录频道和综合频道播出。这部与美食有关的纪录片让“饥饿”的观众期待已久。

  对于《舌尖2》很高的收视率以及好评,笔者不敢苟同,有话要说。

  不管是《舌尖1》还是《舌尖2》,都是从吃出发,前者落点还是吃,后者以吃为纽带,落点是“吃的故事”,尽管后者比前者在弘扬纪录片的故事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难以摆脱迎合观众和立意不高的俗套。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的第一需求,也是低级需求,美食人人需要,但是不管是美食还是美食背后的情感更多地带有娱乐化和生活化的色彩,如果纪录片一开始就讨好观众的低级需求,不能不说是一种不严肃和异化纪录片的表现。

  《舌尖1》在国内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甚至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不俗的商业效益,于是《舌尖2》很快推出,而且还采取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间周播的播出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收视的冒险,其实对于更多的观众而言,仅仅喜欢的是美食而不是美食故事。

  《舌尖1》为中国纪录片带来了荣誉和荣耀,最大的收获是业内外应该换个角度看纪录片,好的纪录片再也不是什么小众和小资,只要体现足够的吸引力、娱乐性和人文情怀,纪录片同样也是趋之若鹜的电视表现艺术形式,关键在于纪录片质量的好坏以及选材的独辟蹊径。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看央视9套的纪录片频道,就是因为在社会日益工业化、商业化和泛道德化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心灵的歇息、再生和修复,而通过了解动植物的习性以及风土人情等就可以满足人们对大自然和生态的向往,而纪录片的真实记录的性质更满足了人们对“真实性”稀缺资源的向往,有时候,动植物的“人性化”比人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在《舌尖2》即将播映的时候,媒体上开始热炒土壤污染,4月17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超标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全国近1/5耕地土壤被污染,一方面《舌尖1》和《舌尖2》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海市蜃楼的美食天堂,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和因为土壤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却让人们谈“”色变,如果电视纪录片失去了现实的残酷性和讽喻,注定纪录片就没有什么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从《舌尖1》到《舌尖2》的成功,进一步说明了纪录片的春天完全可以到来,如果更多的纪录片从策划和制作,更多些民生和草根意识,更多些社会责任感,更多些耐得住寂寞的艺术精神,那么纪录片完全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可以成为小制作大收益的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相得益彰的电视节目新宠儿,电视纪录片需要真实的艺术感染力,但是更需要和现实紧密联系的反映这个社会喜怒哀乐的接地气的纪录片,如此,纪录片幸甚,电视节目幸甚,观众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