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舞蹈:“舞犭回”祭山神典仪在篁岭举行(图)

15.12.2015  13:14

杀猪宴”排起长龙


  12月12日,在全国再次掀起购物热潮之时,有“艺术村落”之称的婺源篁岭隆情上演了一场婺源有史以来的文化盛宴。上午8:30,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杀猪仪式开始。接着,篁岭各男户主人捧一猪首参加独具婺源特色的祭山神典仪。中午在明清徽派天街一字摆开近百米杀猪宴。当天恰逢周末,上千位游客纷纷参与互动,场面壮观、热闹。吃过杀猪宴的游客直呼:“真过瘾。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祭祀现场热闹非凡


  本次活动最大亮点是曾经消失多年的舞‘犭回’(这里的‘犭回’字,念‘回’,就是反犬旁加一个‘回’字,字典中查不到、婺源人生造的字),这次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在场所有观众、参与者的极大好奇,新华网、凤凰网、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密切采访;民俗专家、学者闻风而来,摄影师更是痴迷疯狂。


  爆竹声声,在一位逗‘犭回’者的引逗下,两头‘犭回’开始舞动起来。一‘犭回’由两人扮演,前者两手举托彩绘木雕面具,后者屈身披青布,由一丈二尺长的青布牵连着,前后二人保持着一定距离。所有目光、镜头齐刷刷地瞄准着舞‘犭回’。有说是傩舞,面具似傩;也有说是舞狮,动作同舞狮。




舞犭回”表演

  从事多年考古研究的民俗专家孙兆铎说:“婺源的傩舞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以前,据研究古徽州文化的学者考证,和徽州古献记载,婺源傩舞系由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最早时称舞‘犭回’,是婺源特有的图腾舞蹈。地方传说,‘犭回’是头长独角的祥瑞之兽,身子特长,长青毛。‘犭回’能日噬凶兽,夜吞灾星,帮助地方山民,保护庄稼不受野兽侵害,保佑山民平安,被婺源古山越人膜拜为‘神’。故婺源历史上盛行舞‘犭回’。


  据了解,舞‘犭回’起源于乡野民间,动作简单、古朴,没什么套路,有舞狮的雏形。据说,后来随着创造舞‘犭回’的古山越人南迁福建、广东、南洋等地后,舞‘犭回’揉进了戏曲武打动作,慢慢被演为现在南方普遍流行的舞狮,也就是南狮。




舞犭回”表演


  “婺源素有‘书乡’之称,九流之俗,不能登大雅之堂。舞‘犭回’在《婺源县志》等正史中几乎无记载。但有三点,足以佐证舞‘犭回’的存在。一是,文革前还留存着舞‘犭回’面具,只是破‘四旧’付之一炬。二是,现今婺源的古建筑雕刻中,还保留着许多独角长身、似狮身非狮的怪兽形象。民间尊其为百兽之王,将其作为辟邪刻在建筑上。再就是,有关‘犭回’的俗语、歇后语,大量存在婺源方言中。”孙兆铎 说。


  “这次的舞‘犭回’,有几个细节做得不够正宗。原本引逗者是头戴笑脸面具,一手拿蒲扇,一手拿拂尘。希望下次再努力。随着婺源文化生态旅游的兴起和婺源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舞‘犭回’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必将找到重放异彩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