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重罚机组引争议 网友担忧航空安全

31.08.2015  14:29
原标题:厦航重罚机组引争议 网友担忧航空安全

2015年7月25日-8月24日,共监测到民航行业热点话题30个,与上一监测周期数量持平,“深航客机遭遇惊魂纵火 民航局追责台州机场”、“国家民航局连发通告 要求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管理”、“第二批游客不文明记录3人上榜 乘客航班打斗被拘”等话题受到了舆论集中关注。

舆论对于“深航客机遭遇惊魂纵火 民航局追责台州机场”事件的较高关注度,也折射出航空安全问题的突出。在此事件中,舆论一方面对于深航乘务组、旅客的通力合作保障航班安全的行为进行了赞扬,肯定了深航机组的紧急应对处置能力,同时明确表示主要责任应为出发地机场安检存在漏洞,与航空公司无关。虽然,民航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机场重点加强安检工作的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并称将对台州机场相关负责人及责任人依法依规追责,表示将严肃处置此事件,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险情,但结合25日下午在扬州泰州机场航站楼安检通道内发生的打火机爆炸事件及两起事件事发现场图片和细节的曝光,仍引发了大量网友对于近期航空安全形势的担忧。建议各大航企结合民航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提升自身航班机组人员的安全意识,重点加强安全巡视工作管理及应急处置能力培养,针对飞行过程中吸烟、使用充电宝、手机开机等违规行为保持警惕,加强旅客提示及行为纠正,避免引发旅客对国航飞行安全保障方面的不满与质疑。

企业方面,共监测到28起负面舆情事件,较上一监测周期多2起,国航、南航仍是涉及负面舆情较多的企业,但超过70%的负面舆情事件新闻热度较低,涉及航空安全类的负面舆情事件仍较多,占比28.6%,主要集中在航班出现故障造成返航上。如“海航航班遇颠簸致28伤 多名乘客未系安全带”、“客机降落西安后滑行时前轮破裂 偏出滑行道”、“昆明航空一客机发动机发生故障冒烟”等事件都属于此类。“12岁孩子辱骂乘务长厦航机组拒载遭处罚”的舆情热度较高,厦航对当事机组的处罚也引发舆论的热议,一部分网友认为厦航对当事机组的处罚过重,表示事关生命安全,应尊重机长的决定,不能惯着“熊孩子”。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厦航公司考虑的更为周全,应从避免事态激化的角度考虑问题。

航企微博热度排名方面,@春秋航空、@厦门航空、@海南航空位列前三位,这些官方微博推出的互动活动受到了网友的追捧。

一、 民航业热点舆论话题

表 1. 行业热点话题

热点舆情:深航客机遭遇惊魂纵火 民航局追责台州机场

表 1. 深航客机遭纵火事件舆情走势

从舆情走势来看,深航客机遭纵火事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出现两次波峰。

第一阶段:舆情爆发期(7月26日-7月28日)。

民航资源网等媒体报道称,7月26日凌晨1时许,深航一架由台州飞来广州的ZH9648航班在降落过程中,一名旅客企图破坏机舱设施,制造事端,严重危及飞行安全,被机组人员和机上其他旅客制服。白云机场接报后,迅速启动了应急救援行动。飞机在白云机场第三跑道安全着陆,机上95名旅客及9名机组人员被紧急疏散。截至凌晨4点,事件中无人员死亡,有2人轻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一名伤者手臂外伤经治疗后已出院,另一位伤者腰部扭伤留院观察。随后,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控制,并介入调查。

事件迅速引发媒体关注,26日当天,央视新闻、新华视点、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新网、新浪、搜狐、腾讯等主流网媒、《新京报》、《华西都市报》、《上海商报》等纸媒都予以报道,“深航客机遭蓄意纵火现场曝光 网友:带了汽油刀具”、“深航旅客蓄意纵火现场图曝光 有火燎烟熏痕迹”、“台州飞广州航班旅客欲纵火被深航机组及乘客制服”、“深航纵火事件目击者:男子两次点火并持刀威胁乘客”等细节被曝光。

7月27日,舆情出现第一次高峰,媒体报道量达259篇。深航ZH9648航班纵火事件引发各界对台州机场安检工作的质疑,纵火嫌疑人是如何通过机场安检的?台州机场安检是否存在漏洞?《每日经济新闻》发文“深航客机遭遇惊魂纵火 民航局追责台州机场”开始问责,对台州机场安检是否存在漏洞提出质疑,称民航局已责成台州机场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要求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对台州机场进行安全评估,以决定是否暂停其航班运行。民航局还将根据事件调查结果,对台州机场相关负责人及责任人依法依规追责。《新京报》也发文“深航乘客持刀纵火事件追问:违禁品怎能带上飞机?”。这一事件经亲历者讲述,更多细节和现场图也被曝光出来。还有部分媒体继续跟踪报道事件本身,《钱江晚报》刊发“深航客机纵火男子脑部受伤 被送入ICU抢救”一文,称纵火者脑部严重损伤,有生命危险,仍在抢救中。

28日的媒体报道量略有减少,《每日经济新闻》再发文“深航客机遭遇纵火背后:长期亏损台州新机场规划多年未开建”,指出作为一家较早建设运营的小机场,台州机场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依靠政府补贴度日,导致新机场迟迟未建。深航ZH9648航班纵火事件发生后,台州机场的安检能力不断遭受质疑,进而引发业界对中小机场的安防忧虑。台州机场安检问题也折射出了国内中小机场的尴尬。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咨询研究院副院长胡赵征表示,当前,绝大部分中小机场处于亏损状态,客流量增速不够导致中小机场经营亏损。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津认为,对于中小机场现在面临的亏损状态,地方政府要通过财政、税收以及土地等方面的政策给予一些扶持。“方方面面给予必要的扶持,才能使它或早或晚、或快或慢地进入一种自我平衡、自我发展的状态。”同时,媒体还对肇事者信息进行了披露,指出肇事者背负有银行欠债。

第二阶段:舆情高潮期(7月29日-7月30日)。

7月29日,媒体报道量达到最高峰,为353篇。媒体报道开始转向深航机组现场处置,凤凰卫视、中国青年网等媒体纷纷公布纵火现场视频,“深航持刀纵火案现场:空姐高喊有没有军人武警”、“深航客机纵火现场曝光 空姐高呼‘相信我们’”、“深航纵火事件现场现最美空姐 ”等报道被转发较多。29日下午,《新京报》发布快讯“成功处置‘7?26’航班纵火 深航机组立一等功”,报道称,民航局对成功处置“7?26”机上纵火事件的深圳航空公司ZH9648航班机组进行通报表彰,决定为深圳航空公司ZH9648航班机组记集体一等功1次,奖励30万元。同时,决定奖励2名见义勇为乘客各3万元。另一部分媒体的视角则聚焦于问责,媒体纷纷以“深航客机遭纵火案台州民航局局长等人被处理”、“深航航班纵火续:台州民航局局长杨友德被免职”、“浙江台州机场因深航纵火案停运 当班职工被开除”、“深航纵火案后续:台州机场停飞 当地民航局局长等人被免职”为题进行报道。

7月30日,媒体报道量开始大幅度减少,光明网、网易、法制网等媒体转发了《新京报》此前的报道“深航纵火案多人被处理”,凤凰网、海口网、金羊网等则关注深航机组受表彰。《京华时报》刊发评论文章“兵临:深航纵火案照出了多少管理风险”,指出虽然这起案件的诸多事实目前尚未查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台州机场的安检系统存在较大漏洞。专家分析,该案中,打火机、汽油、刀具之所以轻易过检,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安检人员疏忽大意,二是安检仪器漏检,而安全人员又未及时发现。这提醒我们,关注机场安检漏洞,不能患有“技术依赖症”,更应关注机场当值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上的漏洞。进一步说,发生在台州的这起飞机纵火案,也是“民航时代”下一些支线机场管理水平的镜子。如何正视这些欠缺,弥补差距,某种程度上与航空安全和声誉度相关。

第三阶段:舆情衰退期(7月31日-8月7日)。

7月31日起,舆情迅速回落,部分媒体转发了《京华时报》的评论,此后,事件逐渐淡出媒体视线。8月5日,《南方都市报》发文“深航‘机上纵火案’当事机组获奖250万”, 称8月5日上午,深航举行成功处置“7?26”机上纵火事件表彰大会,对7月26日ZH9648台州至广州航班9名机组成员进行嘉奖。机组人员共获奖250万,两名见义勇为乘客各奖15万。网易、搜狐、凤凰网、中华网、海南在线等媒体予以转发,再掀媒体报道的一个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