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艺术品秋拍:秋天来了春天有多远

07.11.2015  12:37
原标题:2015艺术品秋拍:秋天来了春天有多远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王紫

在市场夹杂着隐忧与期许的目光中,2015的秋拍大幕正悄然拉开。10月24日,中国嘉德2015秋拍全国巡展在深圳正式启动,展出中国书画、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六大门类精品。至于广东本地,广东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秋拍也在11月6日举槌,推出中国书画、古溪书屋藏画、岭南书画等三个专场,共500余件拍品。

曾有业内人士用“最艰难的一年”形容去年的艺术市场。从今年“十一”香港的秋拍揭幕战来看,虽不乏亮点,总体市场仍然欲振乏力:香港苏富比总成交额达到26.69亿港元,同比去年的29.4亿港元略有下滑;嘉德香港以1.97亿港元收槌,同比去年秋拍业绩下滑四成左右;保利香港拍出9.14亿港元,同比涨幅不足两成。今年春拍的成绩单同样欠奉,拍品成交量与去年同比下降40%,244亿元的总成交额更是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谷。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面对市场的阵阵“寒意”,不同拍卖公司都各出奇招:或以新中国红色经典“艺术大咖”打响头炮,或深挖本地藏家,从关注度较低的画家群体中寻找“价格洼地”。广东精诚所至拍卖董事总经理陈绮雯表示,目前艺术品市场价格已经进入“谷底”,今秋成交总量或许还将有所压缩,但作品单幅价格下调的可能性不大,是适宜买家收藏的最佳时机。

1 新中国美术“大咖”托起市场?

说起今年春拍,相信行家们对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不会感到陌生。这幅潘氏“鹰石图”题材的巅峰之作,在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拍出2.79亿元天价,打破了画家个人拍卖纪录,备受各界关注。当晚,李可染山水巨制《井冈山》以1.265亿元成交,获得近年市场罕见的高价。

这对“潘李组合”将继续在今年嘉德秋拍的“大观之夜”以经典作亮相。其中,被誉为新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意义的创作,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在深圳巡展中登场。该作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意为母题创作是李可染中国画改造进程中极为成功的探索。

至于潘天寿上拍的作品则有两幅,分别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劲松》和《朝霞》:《劲松》以一棵苍松撑起整个画面,凸显出画家对画面结构的高超掌控力;《朝霞》描绘晨曦中立于磐石之上一只桀骜不驯的秃鹫,是画家对当时流行的中国画“虚无主义”倾向的有力回应。

作为中国画市场的“风向标”,除了潘天寿和李可染外,本季“大观之夜”还将推出傅抱石、黄胄、齐白石等大师“扛鼎之作”:傅抱石的《郑庄公见母》极为罕见,是市场苦寻多年的画作成稿,也是傅抱石“上古衣冠”的典范;黄胄的《听琴图》是其在上世纪80年代多人物、大场面的重要创作;齐白石的《吉寿永昌》尺幅硕大,气势撼人,为齐白石晚年极为少见的大尺幅创作。

无独有偶,从今年春拍开始,不少拍卖行都在市场投放共和国美术史具影响力的“重磅炸弹”。在6月举行的广东崇正春拍的“九藤书屋藏书画专场”上,就有黄胄的《日夜想念毛主席》、石鲁的《铁打江山》等代表作亮相。该专场最终以100%成交圆满收官,而在过千万的四件作品中,就有三件出自黄胄的手笔。

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向民表示,目前收藏群体以40-60岁的人群为主,他们大多对红色题材印象深刻:“这批红色题材创作的持续时间不长,却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艺术家或创作团队,不少艺术家都对同一题材留下多幅画稿,可见他们创作之用心。”以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为例,画家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同名画稿多达7幅。“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性强,除个人藏家外,也将受到博物馆与私人机构的追捧。”他分析道。

杨之光也是新中国现代人物画的代表人物,他与黄胄的地位不相伯仲。”10月15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在广州举行。何向民进一步透露,崇正秋拍也将跟随这股潮流推出杨之光专场。他表示,由于大部分红色题材已捐赠博物馆,目前市场流传的杨之光作品主要是晚年的没骨人物画:“尽管题材不一样,但技法水平不低,相信未来仍有不少升值空间。

2 岭南民国书画价格“洼地”未填

美术史“大咖”的“重磅炸弹”毕竟可遇不可求。面向区域市场,拍卖行更多采用切面较小的“深耕”战略,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精力投放在知名鉴藏家的藏品里做文章。广东崇正春拍取得“白手套”佳绩的“九藤书屋”专场,拍品就来自前副总理谷牧的书斋。何向民透露,今年崇正秋拍还将有“九藤书屋”藏品继续与藏家见面。

今年精诚所至秋拍推出了“古溪书屋”藏画专场。“古溪书屋”是晚清民国时期南海著名鉴藏家梁效钧的书斋,梁氏曾任职南洋烟草专卖局上海总代办。梁氏喜收藏,王翚、刘墉、梁启超等明清书画家作品无不尽收囊底。“古溪书屋”本次上拍作品共有338件。据拍卖行介绍,这次拍卖是梁氏积数十年收藏首次向公众展示。

现在市场都比较看重藏品的来源清晰。不过,在广东要成系列地征集旧藏家的藏品并不容易。由于年代久远,许多藏家的藏品已经散佚,甚至卖到了境外,真正整理出来的并不多。”广东精诚所至拍卖董事总经理陈绮雯说。

尽管书画市场处于调整期,但在市场人士看来,广东藏家一向情有独钟的“岭南四大家”的作品价格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部分关山月、黎雄才的作品价格更是逆市而上。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深度调整,拍卖行也开始对其他知名度相对低的画派群体进行梳理。广东崇正在今春首次推出“广东国画研究会名家书画”专场,现场成交活跃。

我们将这些画家作为一个群体去梳理,有助于藏家形成良好收藏习惯,过去有很多藏家甚至连这个画派的名称也不知道。”何向民表示,不少广东国画研究会的画家作品价格比岭南画派第三代、第四代画家的还要低,但他们的艺术技巧不俗,而且传世数量少。陈绮雯也认为,目前广东还有很多的书画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我们谈到胡适、鲁迅、老舍的作品时,不能单以艺术水平来衡量。他们的作品价格现在比过去也有十多倍的增长。”陈绮雯认为,广东在近代积累下丰富的书画家、政治家、文化名人资源,他们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社会价值却被严重低估:“比方说,郑锦、胡根天、容庚、商承祚、秦咢生、麦华三、吴子复这些大家,作品如今却仍徘徊在一幅一万多元,甚至几千元的水平。

他们的真正价值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乐观的话,需时不会超过三五年。”陈绮雯认为,这些书画家的艺术成就素来得到学界公认,有的至今对岭南书画仍有影响力,价格翻倍的预期并不过分,且是最起码的价格体现。“当然,开发这些书画家是需要时间的,也得有足够数量的作品浮出市面。”她补充道。

何向民还观察到,近年方楚雄、陈永锵的作品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都有不俗反响,当代岭南书画作品或将成为未来艺术市场的一个增长点:“由此可见,南方的艺术市场也在不断增长,只要有耐心,我们可以乐观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