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消费时代先怀收藏之心

07.01.2014  16:45

近年来,“收藏热”、“全民收藏”等词汇频频曝光,艺术品也在市场上不断创下一个又一个天价,激起无数人的创富欲望,一如数年前人们对股市的狂热。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新藏家进入艺术品市场,成为这个市场上的生力军。近日,在第五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暨芷兰雅集2013年度峰会上,著名收藏家刘文杰表示,中国书画收藏经历了五次高潮,和前四次相比,目前我们所经历的第五次高潮中,无论是参与的人数、参与的资金量,还是参与的艺术品交易量,都成倍增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式步入消费时代”呢?“土豪”们的进军是否加速了艺术品消费时代的到来呢?国外常见的“艺术消费”能否在国内市场实现呢?

认知

大众化才是消费时代的标志

在刘双舟看来,有艺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消费了,只不过消费形式不同,最早是自己画完挂在自己家里欣赏,后来艺术生产和消费分离,我画,你欣赏,中间有了交换流通的过程,于是就出现了艺术品市场,“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刘双舟认为是否形成“时代”和规模有关,“少量人欣赏艺术品,艺术市场是存在的,但是不能说已经进入消费时代,只有大众化的消费才能称得上‘艺术品消费时代’。”刘双舟表示,消费无关价格高低,也无关真假,“对普通人来说,一张齐白石的作品动辄上百万,根本消费不起,但不能阻止人家的消费需求,于是只能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去消费,比如买一张仿品。仿品其实也有艺术价值,比如,张大千仿石涛的作品比石涛还像,不能说没有艺术性。所以我不太在意消费的是真的艺术还是假的艺术,那是消费层次的问题,不是消费本身的问题。

消费与收藏和投资无法割裂

很多人在关注艺术品拍卖领域之初,都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么多拍卖公司天天拍,有一天拍完了怎么办?殊不知,收藏三十年一轮回,一个人收藏的东西,在其去世后,儿孙不见得喜欢继续收藏,于是拿出去拍卖,可以说永远不会拍完。基于此,刘双舟认为,收藏从长远来讲都是投资,只不过金钱投资、文化投资、精神投资的目的有所不同,而收藏、投资都是消费,只是消费形式不同,艺术品消费不应该考量消费动机。“我认为艺术品消费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艺术欣赏水平高低问题,也不存在贫富问题。不懂艺术的人也可以消费艺术品,总比赌博强,而且艺术品消费无上限,‘土豪’们愿意买也是对艺术品市场的一种支持。

在寇勤看来,不管是否“懂行”,消费艺术品都是有意义的,而且随着每一次购买,相关知识和审美也会有所提高。寇勤举例说,“我有个朋友买了一套很大的别墅,想花八千万买一些艺术品装饰一下,但完全没有收藏、投资概念。有人去他家里看,会聊这是齐白石的,听说张大千的也不错,是不是换一张挂一挂?慢慢地也会有人告诉他现在哪个涨价了,是不是卖两张,收回钱来做点别的。”在寇勤看来,消费、收藏、投资无法完全割裂开,消费可能成了收藏,收藏到一定程度出手了就成了投资。

操作

消费时莫讲求“投资回报

林明杰认为,消费一定要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不应讲求什么“投资回报”。“曾经有位上海老演员看中一个紫檀的柜子,那个年代卖79块钱,他想都没想直接借钱就买回来了,也没想过要把他卖了或是坐等升值,就是纯粹喜欢,当时艺术品收藏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后来我们还没进步到收藏时代,投资时代就直接来了。

的确,在国外,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都会去看年轻学生的展览,或许在他们这辈子来不及实现投资回报了,但仍会购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因为消费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林明杰表示,目前中国人消费艺术品的习惯很难养成,个中原因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艺术品消费时代要等待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

挑文化含量高和正能量作品

不可否认,艺术品市场上的相当一部分藏家是出于投资目的而购买艺术品的。刘文杰认为出于投资目的“也无可厚非”,“但从消费层面来讲,还是要找文化含量高的艺术品去消费。”在刘文杰看来,购买艺术品要符合两个标准:一个是审美价值的消费,另一个是正能量的消费。“只有具备这两点,消费才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对人生才有意义。如果买质量低劣、被炒作出来的艺术品,则说明这个买家没有文化水准和精神境界,也说明其购买动机不是为了正能量。”周默也对这种说法表示了认同,“收藏本来是自己的事儿,但现在很多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富’,这样的收藏毫无意义。

评估

对艺术消费者持有真正认同

艺术品不同于普通消费品,林明杰认为不存在“说旧了就扔掉”的情况,他呼吁大家要尊重艺术品,“曾经见过有钱人花很多钱买了一幅明朝的艺术品,还边点烟边欣赏,我很担心烟灰掉在上面。古人谈敬惜字纸,就是对艺术品的珍惜。”林明杰还谈到,目前中国对艺术的消费者缺乏真正的认同,一个民族如果具有真正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修养,应该对没见过的东西产生好奇,应该有基金支持、鼓励艺术家,比如这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意思,东西不贵,应该支持一下,以后涨价不涨价无所谓,这种消费才会对民族进步有所推动。

土豪式消费也是市场的机会

刘尚勇从艺术市场参与人群角度分析说,有一部分人以投资为目的,但当投资人逐渐冷静并观望退场时,买得最热闹的还是以消费为目的的人群,“在进行艺术消费时,很多人都带着炫富目的,看不懂也买是土豪式的艺术消费。很多人认为买艺术品装饰屋子是彰显品位,于是花几千万元买艺术品,虽然有点土豪,但其实这种消费也不错,只有形成庞大的消费人群和消费市场,才能形成投资、收藏的基础。从物质消费转化为精神消费,本身就是一个好现象,虽显浮躁、土豪,但值得提倡。

林明杰也对“土豪”行为表示肯定,“西方印象派市场的诞生就是土豪捧起来的。现在市场上不讲好坏对错,至少土豪的诞生给市场提供了机会,尽管有些土豪审美低下,但这种活跃的力量可以支撑市场发展,同时对市场来说也是一种促进。或许土豪们不懂艺术,但他们的后代们可能比父母更懂,他们可能出于自己的喜好而购买艺术品。一个市场要有多种可能性,如果只有一种价值标准,那就谈不上消费时代。

艺术品的投资潜力仍然可观

寇勤认为,目前艺术品消费市场中,量力而行的消费者占到绝大多数,“以2013年嘉德拍卖的统计数据为例,60多亿元的总成交额中,十万元以下的单品占到70%以上,且不包括邮票、钱币等。虽然我不赞成什么‘消费时代’的口号,但我们应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让更多人在艺术教育的氛围中熟悉艺术,让孩子们能在博物馆里听老师讲梵高和毕加索,即使听不懂,也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今后他们的消费时代打下基础。从主体市场发展方向来讲,还是应该鼓励符合自身能力的高档次艺术品消费。

寇勤还表示,中国艺术品原始价格被极端低估,虽然曾有过价格暴涨阶段,但艺术品市场依然是投资的好方向,“现在再进入市场,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知识上的、财力上的,要对自己负责。

除了自身层面的准备,刘双舟还建议出台艺术品市场相关管理条例,“不管我们正在进入还是已经进入消费时代,在法律方面,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我想相关条例的出台已是迫在眉睫。”(周默)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