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入艾丽丝·门罗文学世界:以精致的方式讲故事
《门罗作品集》
艾丽丝·门罗著
译林出版社出版
摘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艾丽丝·门罗是一位记录人类心灵的短篇小说大师,瑞典学院称其“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读她的故事,你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想象为书中人,感受他们的情绪,深陷那些无处可逃的微妙关系,醉于她的文学世界。
很多时候短篇小说更见作者功底。靠长篇成名、以短篇来实践写作梦想的作家能排成一长串。短篇对于语言的要求更高,凝练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色,这也是门罗一直的追求。想她伏案写作时,必是写一写,停一停,想一想,再改一改,一词一句、一个标题,都力求精准。甚至在《忘情》被收入《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1991年)之后,她重读自己的作品,觉得其中两个句子略显沉闷,还拿笔标出来,并在空白处修改,这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最终版本。门罗的语言质朴但绝不简单,波澜不惊的话语中常常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她在叙述过程中常借助倒叙、插叙以及意识流的方法,对时空进行移位、重组,她的故事往往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着一层,“画中有画”。虽不及一稿而就那般恣意,这种呕心沥血的推敲式写作却更为精致。难能可贵的是,门罗从创作伊始就对文字抱有精益求精、乃至严苛的态度。她的每部作品,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都保持了惊人的艺术均衡感,处女作《快乐影子之舞》就已至纯熟完美之境,读来丝毫不觉青涩。
门罗作品的另一重要特色在于,她的故事都取材自真实生活,甚至是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最易联想到的一篇就是《办公室》。门罗在这个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只想找个僻静角落安心写作的女人是如何遭遇一次次碰壁与失望的。文中女子所求亦是门罗本人所想,她大抵也是在熨衣服的时候冒出了这样的想法,虽然已经有座房子,它“舒适、宽敞,还能看见海。房子里有相宜的空间,用来吃,用来睡;几间浴室,有和朋友说话的地方。我还有花园。家里不缺地方”,可是作为一个作家,“我觉得我应该找间办公室”。年轻时的门罗只能忙里偷闲,趁男人出门、孩子们打盹、烧完饭洗好碗碟之后,赶紧写上一字半句,甚至就像她后来在《巴黎访谈》中所说,很多时候她只能在脑中不停地打草稿,却无法将构思付诸笔端。一个安静的、属于自己的房间估计成为了这个“绝望”主妇最大的奢望。
门罗的大女儿谢拉在为母亲所写的传记《母亲们与女儿们的生活》中,也介绍了门罗取材自身经历进行创作的一些背景信息。小说《亮丽家园》则是门罗自我心声的写照。门罗幼时家境贫寒,甚至常常食不果腹,婚后得公婆资助,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后来门罗一家又搬入更为宽敞的房子,就像文中所写,“崭新的,闪闪发亮的房子”,“所有的房间都宽敞明亮,地下室也干燥,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无瑕。”然而这完美的一切离门罗的童年生活太过遥远,与此同时,她年迈、贫困的父亲还在老家照顾着她身患帕金森症的母亲,巨大的反差让门罗觉得奢侈的生活是如此不真实,整整3年,她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而收于《公开的秘密》一书中的《阿尔巴尼亚圣女》也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1963年,门罗的丈夫投资开了一家书店,就像文中所写,有经验的人建议他们选择动物、航海、园艺类的书籍,门罗家却坚持自己的想法,选择了诗歌和小说。对于他们来说,开店更是希望能有个“容身之所,里面都是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开书店期间是门罗本人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也大大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
门罗笔下的人物都是平常如你我的凡人,他们的喜怒、困惑、纠结、欲望、冲动与你我并无二致,可透过门罗的描摹,我们总能收获一种瞬间照亮周遭一切的顿悟。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