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支增效的“金算盘”

27.05.2015  19:58

  南昌电务段鹰潭车载设备车间有一位“金算盘”,她精打细算降成本,科学规范管材料,她为人谦逊爱笑,工作一丝不苟,在同事们的心中人如其名,风递幽香,梅开艳来,她就是车间材料员余艳梅。

  参加工作二十年,余艳梅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随着科技进步,材料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如果不及时“充电”,必然不能胜任材料员的工作。凭着对学习的执着和韧性,她对车间生产大到各个环节,小到仓库的零件都如数家珍,这也为她打好“成本算盘”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做好材料预存工作,选购产品“费尽心思”。余艳梅时不时就下到工区,走进材料间,了解班组用料消耗和材料库存情况,做到心里有数,账目清楚。“提前做好材料预存就是为工作节约时间成本。”她说,“凡事预则立,如果抢修组需要应急时材料紧缺或没有,这会影响到整个机车运用组织,不仅仅给工作摊上大事,而且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在选购产品之时,“金算盘”的精打细算可下了不少功夫,从询价到质量对比,结合车间对各厂家成品使用的质量情况,到详细分析并上报段材料科,最后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了支出。多年来,各类材料样品挤满了她的抽屉,同时她还为样品拍好照,做好图片保存。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各式材料的用途、型号、价格等资料,同事们也通过她的“百科全书”学到了不少材料知识。

  “余师傅对仓库可谓是了如指掌,少了一颗螺丝,多了一根扎带她都知道。”不少车间同事都这样夸张地说道。一次,工区向她上报缺少某型号电缆,余艳梅摇了摇头说道:“你再去材料间看看,肯定还有存货。”工友不解,明明记得已经用完了,怎么还有呢?但是事实正如余艳梅所说,材料的确还有库存,这下余艳梅的“金算盘”形象就更深入人心了。自那以后,余艳梅还向车间提出改进季度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议,将材料与效益挂钩的成本意识用制度规范。

  在担任车间LKJ设备质量寿命管理员期间,余艳梅建立和建全了各类新型设备管理电子台帐,及时调整各类动态信息,掌握了各项设备改型进度,为同事们设备普查减轻了不少工作量。在频繁更换车载芯片的时间里,她不但要做好分内工作,还需及时上车与同事做好芯片的更换工作,为了新调入的电力机车能及时上线使用,在当时录音线备品不足的情况下,她加班加点,一边对下车监控装置进行整治,一边利用休息时间配合赶制电力录音线,确保机车能及时上线使用。每制作一根节约材料支出约400元,那一批次共节约了材料成本约2万元。(汪志强 黄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