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营销 别只图热闹

23.06.2015  10:10

  情人节、白色情人节、国庆节……不管大节小节,只要是节日,对车商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经销商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节日营销的机会。节日营销已经成为商家和消费者心中的一种默契,你来我往,心有灵犀。这回父亲节紧接着端午节,似乎麻木不仁的车市,有没有被各种节日促销搅热?■信息日报记者 黄玉龙/文

  节日促销不过是厂商“独角戏

  除了作为主角的厂家与经销商、作为观众的消费者外,应该作为配角的、促销可能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有关行业,几乎都缺席。这些配角包括哪些呢?首先是办理车辆落籍手续的职能部门。在假期促销效果显著、车辆销售旺盛的时候,厂商是否有必要与职能部门加强沟通,保证其工作进度与激增的工作量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间接影响到促销的效果。其次,是提供贷款购车的银行。在某些特定人群的假日(如教师节、护士节、建军节、记者节等),厂家照例会推出相应的优惠促销,此时银行是否能够针对特定人群同样推出响应的优惠政策,也关系到促销的效果。

  时至今日,除“价格特惠”、“赠送礼包”等消费者已司空见惯的“常规手段”外,厂商基本已是“黔驴技穷”,很多厂家并非想要唱“独角戏”,而是苦于难以请动“配角”,更难以“分利”,假日促销的蛋糕如何分配好,需要包括厂商在内的更多方面的智慧。

  节日营销真的利大于弊?

  中国人都有一个传统的习俗,那就是在节日里穿新衣,购置大宗商品。因此,节日营销第一个利就是迎合了消费者这一传统心理。其次,节假日使消费者有充足的时间去选购自己中意的商品,且容易做出购买决策。同时可以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吸引眼球,形成规模消费,提高销售量。

  当然,节日营销的弊端也不少。首先是旅游会分散大批目标消费者。其次是大家都在做,各种相同或者不同的促销信息不断冲击消费者的大脑皮层,使消费者无所适从,产生审美疲劳而放弃对所有品牌购买行为。第三,由于参与节日促销的消费者众多,厂商可能会因接待和服务人员不够而降低服务质量,对品牌会有所损伤。

  这里罗列的,仅仅是节日营销最为表面的利弊,到底利弊孰轻孰重,抑或是利弊参半,一时很难下一个明晰的结论。

  节日促销 理性为先

  节日促销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经销商层面,通常喜欢找个人流量较大的场地,摆上几台车,然后由销售人员派发传单。但最终一场促销活动做下来,却总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钱没少花,但究竟达成了什么样的效果只有当事人苦乐自知了。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的汽车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面对形形色色的节日促销,消费者的抗吸引能力也在大大加强。记者沟通了几位准车主,他们积极热衷参与经销商的节日促销活动,并已基本敲定目标车型,却不肯将口袋里的银子掏出来。问其原因,他们认为没必要为了一次促销去凑热闹,会在合适的时候果断出手。我们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绝对是一个好现象。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