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开往春天的节水列车 ——记“节水·在路上”主题公益宣传活动

25.03.2014  10:06

C2035列车参与节水宣传的列车员

C2035列车乘务员向旅客发放节水宣传册

旅客向孩子讲解节水知识

旅客就节水调查问卷讨论

   □ 本站记者 袁玥 刘文杰 

  3月22日,立春后的第二日,第22届“世界水日”。

  上午10点,北京南站候车大厅人头攒动,趁着春光出行的旅客步履匆匆。一群肩上贴着“节水·在路上”蓝色圆标的志愿者,穿梭在候车大厅,向往来旅客普及节水知识,分发调查问卷、节水宣传册和纪念品。候车大厅的车次显示屏上,滚动播出着节水公益宣传片。

  这里,是水利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联合举办的“节水·在路上”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这群志愿者,是来自水利部水资源司、水情教育中心,北京市铁路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在G15次列车检票口,来自美国的White夫妇正在等候11点开往上海的高铁。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走过去,向他们介绍这次活动,告诉他们“快乐节水”。White夫妇直夸赞这样的活动很有创意。

  去往山东的赵女士牵着3岁半的儿子,正赶往13号检票口,也被摆放在检票口侧的节水宣传展台吸引得停下脚步。北京南站工作人员立即迎上前,向她介绍生活中的节水小知识。赵女士指着宣传册上的“生活节水10招”,向儿子一一讲解。孩子“咿咿呀呀”地跟着妈妈念“刷牙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赵女士说:“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水真是太珍贵了。从小我们就注意培养他的节水意识和生活习惯,带他去参观过北京节水展馆。

  从事医疗行业的王先生正在等候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看到宣传展台,走过去主动要了一份调查表填写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工作中发现,医疗行业对水的消耗非常大,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用品清洁中浪费水的现象还很多。“目睹这些现象,令人非常痛心。我建议,一些医疗用品应尽量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产品。虽然经济成本增加了,但长远来说,对节约我国珍贵的水资源意义重大。”王先生说道。

  展览台附近,背着书包的学生、相互搀扶的老人、牵着小孩的父母、扛着行李的农民工、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去往不同目的地的各色旅客,越来越多地被宣传活动所吸引,停下脚步,参与调查,观看公益宣传片。

  除了北京南站外,在从北京南到天津的C2035次列车上,同样也进行着这样的公益宣传。

  11点10分,列车刚刚启动。C2035次列车服务部的列车长孙宝然,就同3位乘务员一起,向旅客分发节水调查问卷和宣传册。她们带着甜美的笑容,在短短33分钟的旅程,向4节车厢的每一位旅客都发放了节水宣传册。“我第一次在列车上参与节水宣传活动,旅客们很配合工作。”孙宝然说,“客运列车储水量有限,进行节水宣传,对于我们的列车服务工作来说也很有益处。

  在05号车厢,拿到宣传册的旅客们都在认真阅读宣传手册,填写调查问卷。65岁的刘阿姨与坐在身边的老伴,对调查问卷中“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多少”一题,讨论起来。“60%吧!”“不是,应该选28%。你看这个宣传册里‘数说中国水资源’第一项,说的就是28%。

  乘务员贺小霞告诉记者,她在向旅客分发宣传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发现,对于节水态度的题目,大家都很容易选对答案,但有两道涉及我国水情具体数值的题目,很多人都会犹豫不定,最终选取“中间值”,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答案。“这说明虽然大家的节水意识普遍较好,但对我国水情的知识还存在欠缺。开展这样普及我国水情、水资源知识的活动非常有必要。”水情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利用火车站和火车这样人员流动量大的宣传平台,节约用水的宣传册可以更广泛地传阅起来。列车上,一些旅客阅读完宣传册后收进了自己的背包,准备带回家给孩子看看。也有的旅客把宣传册留在了座位靠椅后的报刊栏内,这样乘坐下一趟列车的乘客也可以看到。“节水,在路上。一是说在火车的路途上进行节水宣传。另一方面,节水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延续下去。最终实现节水的最高境界——人人节水。” 水资源司副司长颜勇说道。

  这趟进行着节水宣传的C2035列车,疾驶在京津线上,窗外是正明媚的三月春光。而节水宣传的这趟“永久号列车”,也正驶向节水事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