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设花木箱增加绿化率 五年后破旧不堪无奈拆除

04.02.2015  11:00

核心提示

萍乡各条马路中间绿化的花木箱将被拆除啦,这花木箱用了没多久为什么要拆除?”近日,萍乡市一位政协委员的微信爆出一条消息,引发当地民众争议。

太浪费了,当初大费周章的购买,如今却拆除!

当初看起来还不错,哪想到才用了几年就破破烂烂了。

留言中更多地表现出对于拆除花木箱的可惜之情。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花木箱,因何而来又为何要拆除?是汰旧换新的必然之举还是暴露出市政工程建设背后有太多的“任性”?

萍乡市城区部分路段中央花木箱仍未拆除

全城开拆马路中间的花木箱?

萍乡各条马路中间种绿化的花木箱将面临拆除啦,这花木箱用了没多久为什么要拆除?”近日,萍乡市的一位政协委员的微信爆出一条消息,引发当地民众争议。惋惜声里,多有疑惑。

1月21日,记者来到萍乡市多条主干道走访,发现微信中提到的花木箱为一种长宽均为一米左右,高60多厘米的方形木质花坛,,一字排开摆放在城区的部分道路中间,一方面充当隔离带,另一方面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

在萍乡市主城区范围内,一些花木箱已经被拆除。在与安源区交界的萍乡市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几条主干道上,原本放置在路中央的花木箱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白色铁质交通隔离带。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新法制报记者,开发区的花木箱拆除工作相对快一点。

与萍乡市经济开发区不同的是,城区范围内的花木箱多数还摆放在道路中间,但仔细一看花木箱早已破烂不堪,木箱中的不少泥土也掉落在地上,洒水车喷洒而过引得一片泥水四处流淌。

洒水车上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这些花木箱近期也将全部拆除。

一位正在散步的大妈有些不解地向新法制报记者表达着自己的疑惑,“早几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路中央就多出了这样的花木箱,如今说消失也就转眼间消失了,这一来一去也够折腾的”。

而更多的网友则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太浪费了,当初大费周章的购买,如今却拆除!

安装之初即遭“不实用”质疑?

实际上,花木箱遭到的质疑并不是如今才有,早在安装之初它就饱受争议。

萍乡市园林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养护工人老陈向记者回忆称,这批花木箱是2009年由政府采购,为了美观当初统一了样式安装的。

老陈说:“当初购买时,很多人就不看好,因为花木箱是直接摆放在地面上的,下面要么是柏油路面,要么是地砖、大理石,那么下大雨不会渗泥浆水吗?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花草树木栽种在木质箱中很难进行水循环,各种营养成分也很难得到保证,只能靠人工进行补给。”老陈告诉记者,且不从花木箱到底可以用多久考虑,光从栽种的生长条件考虑,这种花木箱就不适合推广。老陈坦言,花木箱栽种的诸多弊端大家都心照不宣。

据了解,除了一般的养护者和普通市民外,当地某高校的一位学者也曾就此表示过担忧。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新法制报记者,当时这位学者还在网上发帖,对这种绿化方式是否会影响成活率表示担忧,他认为这种栽种方式会造成树木难以成活。此外,帖子正文直指该政策是为了迎合上级检查,临时突击做的“面子工程”。

记者试图找到当初的原帖进行求证,几经搜索后还是失败了,但对于存在这样一个网帖的说法,多名媒体人表示确有其事。

尽管外界有诸多质疑,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当年采购花木箱的步伐。据萍乡市园林局办公室张主任介绍,采购的花木箱并不是普通木框制成,是一种防腐材质的花木箱,种树绿化完全可以,虽然效果没直接种在泥土里好,但只要加强管理还是很不错的。

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向官方预料的那样美好。

两年后养护成本增加

据了解,花木箱刚开始使用之初确实让市民眼前一亮,马路上到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但两年后,诸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萍乡市经济开发区城管局市政管理科工作人员李建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据他介绍,花木箱在使用了两年后就开始出现破损,大量的花泥从箱底露出,需要人工逐一进行清扫。除了清扫工作量相当大外,近几年在花木箱破损维修上的成本也是高得吓人,直到如今再无维修的必要。

此外,花木箱里的植物养护也成了一个难题。李建告诉记者,用在花木箱里植物浇灌水的劳动力成本是原来的两倍多。

萍乡市政府官方网站于今年1月16日发了一则名为《开发区清除城市道路中间花木箱安装隔离护栏》的消息也证实了上述说法。消息称:“公园路、建设路花木箱始建于2009年,至今使用已超过5年(该花木箱使用寿命为5年),现剩花木箱1500余只,大部分花木箱箱体木质腐蚀、木架松散,时有泥土漏出箱外;箱内花木长势不一,除红叶石楠、铁树等品种外,其余灌木长势不好,美化城市效果不佳。因此,花木箱继续摆放价值不大,相反木箱外泄泥土还影响环境卫生。2014年12月23日,区城市生态化领导小组在城区主街道现场调研后提议改造,经区党政联席会研究同意,在公园路和建设路移除原有花木箱改装中央隔离护栏。该项工程预计2015年1月20日前完工。

其实,这些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当初购买该花木箱的其他区。

为增加绿化率临时采购花木箱

既然花木箱如此不实用,那当初又为何要费如此大的手笔统一添置呢?

1月22日,为了弄清花木箱当初添置的原因,记者走访了萍乡市政府的多个部门,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家都避而不谈,认为都是过去的事情,没有再谈起的必要,毕竟当时也起到了绿化环境的作用。

萍乡市政府某科室副主任吴军(化名)向记者透露了当时购买该花木箱的实情,“2009年萍乡市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而对于国家园林城市的评比,萍乡市城区的绿化率并不达标,而当时市财政又没有很多的资金投入建花坛,因此只能购买这种临时性的花木箱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吴军告诉记者,当初一个花木箱才几百元钱,相对建设永久性的花坛开支少了很多,而近几年城区的绿化率也提高了,放置花木箱的道路显得太窄,拆掉反而可以畅通道路,因此原来的花木箱被逐步拆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记者试图找到当初的创建办以便作更多了解,但当初的创建办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早在2010年就解散了。

随后,记者在一些招标网站上找到了当时发布的一些花木箱的招标公告,为核实相关情况,记者联系萍乡市招标投标中心政府采购分中心进行求证,但接线的工作人员声称自己不太清楚具体情况,不好进行回复,而且事情也过去多年,相关的资料不好进行核实,随即便挂断了电话。

萍乡市园林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透露,当时光萍乡市主城区(不包括开发区)的采购总价就达200多万元。

专 家

市政建设不能随意性太强

如今看来当初作为绿化用的花木箱,并没有像其他的市政设施那样经久耐用。那么市政工程的采购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对此,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赖亦明认为,作为市政设施应同时具备经久耐用和价廉物美的特性,杜绝浪费是政府购买市政设施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采购的设施被充分利用,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至于浪费纳税人的钱。

政府的采购出现花钱不讨好,甚至某些采购有点变味,这与配套制度和政策不完善有关,特别是相关法律不配套、不协调问题突出,因此也就造就了地方政府采购一些市政设施的随意性。同时法律制度缺乏操作性、社会监督机制不配套等问题都有存在。”赖亦明认为,之所以当初会采购这种并不实用的花木箱,很大一部分和配套的科学采购体系缺位有关,当地政府只为了当初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时效果,而忽视了市政设施的长久使用问题。

让钱都花在刀刃上,该花的就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该花也要花得科学。要把更多的资金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上、用在民生上,而不是为了临时提高某项指标。”赖亦明还表示,当务之急是加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强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政府花高价钱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重大决策及时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民意。如此才能让地方政府由不敢乱花钱到不肯乱花钱再到不会乱花钱的转变,这才是最关键、最有效的。(记者康春华 黄基连)

来源:中国江西网-新法制报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