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又丰收了

16.06.2017  13:46

  路旁连绵停放近两公里的小汽车,昭示着永丰县八江乡杨家岭生态杨梅基地又迎来一个好收成。

  6月7日,笔者前往永丰县八江乡杨家岭村生态杨梅基地,顺着微风拂过的果香味,只见漫山遍野的杨梅树上,成串的杨梅沉甸甸挂满树梢,散发出酸甜的诱人气息,让人垂涎欲滴,一派丰收的景象。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采摘、品尝、拍照,尽享山野休闲乐趣。

  “今年的产量、收益比去年要好,天气也好,卖也好卖,这几天每天都有200—300部小车子过来,人很多,光杨梅这一项收益大概有五万来块钱。”在基地一入口,村民叶柏汉数着钞票喜滋滋地说道。

  看着老叶及家人丰收喜悦,谁又能想到,这个昔日穷山僻壤的黄土沟,在无区位优势、无矿产资源、无集体经济的情况下,通过把山坡当作耕地来耕作,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杨家岭村是上世纪70年代浙江淳安县迁来的移民村,全村44户村民只有251亩贫瘠耕地,人均不到八分田,山地仅有1000亩且零散偏僻。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村仍不通公路,村级经济在全乡垫底。

  穷则思变。1984年,村党组织决定全村向荒山进攻,向荒山要效益,通过开荒种果树致富,虽经历了冻害、品种退化等问题,但村民不改初衷,决意将甜蜜的事业进行到底,采取补充新品种、高接换种等措施,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1000多亩的荒山摇身一变成了“月月有花、四季有果”的花果山,种上了380亩的柚子、金橘和蜜橘,700多亩的枇杷、杨梅、板栗,每年水果年产值达37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达8万元。

  在另一个入口,谈起昔日的变化,正在给游客称秤的杨平生感慨万千,“以前大部分移民都住‘干打垒’的房子,生活条件差,现在家家户户住进了小楼房,一年四季都有财路、财源。”杨平生指着满山的果树笑道,“今年的板栗、橘子长势不错,到时候欢迎你们前来品尝采摘”。

  为把果园精耕细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杨家岭村2007年成立了杨家岭果业生产合作社,2012年建立了产业支部,在原有统一果业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基础上,产业支部还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引领果园向观光农业迈进,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不仅如此,杨家岭村还大力开展孝老爱亲文明户、道德风尚文明户、诚信守法文明户和卫生整治文明户等活动评比,十年来无一起民事刑事纠纷案例,无一例计划外生育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