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桥 散 记

27.05.2016  11:32

  □巴辣黄健民

  如果说所有的寻觅,都是为了抵达诗意的栖居。如果说所有的期盼,都是为了得到生命的纯净。那么让我们在春暖花开时节去感受、体验那雕花绣垛的花桥村。

  花桥村,位于鼎龙与长冈乡交界处,距离兴国县城10公里,因有两座花桥而得名。两座花桥分小花桥与大花桥,相隔百米,它俩横卧于白云峰峡谷。倚桥而立,有如身在仙境,举目四顾、山峦叠翠、繁花似锦。走进花桥古村,迎面便是几栋白墙黛瓦的古建筑,墙体斑驳、茂盛的绿草在砖缝中写满沧桑,报春花、山茶花、木槿花、油菜花雕在村里的屋檐下,飞舞在每一座山头田野里,绽放在村里人的心坎上。

  两座花桥是兴国潋北通往庐陵、永丰的必经之桥,更是千百年以来,兴国“南北之官轺,商贾之货物,与夫诸夷朝贡,皆取道于斯”的交通石拱桥,祖祖辈辈的花桥人正是沿着这条庐兴古道,融入了茫茫的大千世界。小花桥为单孔石桥,大花桥为双孔石桥。两座花桥拱起于溪流两岸的峭石上,大花桥桥面平坦无阶,桥的一边建有桥亭一座,亭内立有石柱、木柱、石凳,石凳传说系仙女绣花之坐,桥亭为歇山顶,重檐翘角。楼墙绘有各种花草,桥栏两厢均有石刻浮雕图案,所以有了“花桥”的名字。小花桥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为阳村罗秀华捐资所建,大花桥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947年)田溪村钟伟文倡修而建。

  踩着双孔石拱的大花桥,恍若走进时光的隧道,桥栏、木柱……有唐宋遗风,也有明清神韵,雨雾中更显恬然与沧桑。眼前每一幅舒雅优美的石雕,笔画便是一个朝代的过往,每一块青石便是一页斑驳的阵年旧闻。桥是用石头一样的精神拱起来的,我漫步这座花桥上也肩负了精神前行,忽然,在我回头的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踏平坎坷成大道”。

  徘徊于小花桥上,我明显感到一阵阵流风遗泽如暗香浮动。越是进入桥亭的深处,越是感到沧桑流岚的纯朴古韵,使你能抖落一身烟尘信念,可谓是“群山苍绿翠染衣,满耳鸟语释尘心”。

  脚下的花桥,苔藓封石、右藤临空、徜徉桥面、真是顿生“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两岸陡峭的石壁上各种奇花异草,迎风招展,蕴含着丰满的自然灵性,包含着深邃的生命感悟。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一棵开满桃花的桃树与大花桥相依相生,桃树的根系从坚硬无比的桥墩长出来,迂回辗转,盘根错节,布满桥缝,根与石融为一体,桥驮树,树护桥。我想,这花桥是一座充满生命的桥,几百年前,肯定是桥石被桃树鲜活的生命所感动,让开一道缝,让桃树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迎风成长。听朋友讲,以前有一位参加科举考生名落孙山,来到花桥愤而欲死,当他看到这棵桃树从石头缝里伸出,不屈不挠,让他悠然升起对生命的渴望;又一年内村中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想挂在这棵桃树上飘然而去,当老人看到这棵桃树硬生生地挤出几块青石,昂扬向上,于是老人战胜了死亡的牵引……走近花桥,当我看到桥与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一体,我顿时醒悟:桃树斑驳虬枝,根入石中,像绳索一样牢牢束缚住桥墩,对桥不离不弃,它好像在警示每一对夫妻在生活中不能因一些小事怒目相对,相背而行,应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眼前的桥驮树、树护桥、又何偿不让人升起生命的慨叹呢?

  站在两座花桥之间的石级路上,我仿佛又一次看到:在一个又一个秋风满地的古代,一队队商马、战马奔驰而过,秋风与烟尘弥漫的天地间,马蹄敲击花桥的隆隆巨响一阵紧似一阵,从遥远的历史深处传来……一阵阵,如同数不清花桥客家人曾经走过的岁月,我也无法数清花桥人摘花编织中织出的多彩纹样。花在花桥几乎无所不及,穿的、戴的、养的、绣的、雕的……花轿的女人编织出来的图案,有太阳、月亮和星星……花桥村处处洋溢着美,那美,是由一双双巧手用绣花针挑出来的。更让人难以想到的是,那些往返勾连的格子图案,那些精美玲珑,巧夺天工的石门框、石门窗、石级路,是粗犷的花桥汉子用粗壮的手在青石上锻凿出来的。花桥的女人爱美,花桥的男人会创造美,男人们敲敲打打,叮叮当当,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道道工序,一丝不苟地雕琢着每个细节,把一块块青石板,打磨得催开了花、叫出了声、发出了光……听老辈们讲,小花桥与大花桥之间的这段石级路的石质非常坚硬,当年修凿这段路的石匠三天难凿一两锤,便想放弃这工程,为了修通这条庐兴古道,捐资者安慰这个石匠鼓励道:“到底石头硬,还是我的米饭硬,只要你天天凿,我就天天管你的米饭,管你的工钱,三年不成,五年成,五年不成,十年成,慢工出细活”。捐资者何等的气质与大度,于是,那位石匠也就用石头一样的精神天天凿,月月凿、年年凿,终于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贯通了这段七十二拐的天险石级路。轻风送来一阵阵花的清香,我的心动了,在离开花桥的一刹那,便被河水清清的绿波浸润了思绪;被洁白的石驳岸和波光镀亮了记忆。骤然,一首悠扬悦耳的兴国山歌如花桥拱下的流水那样绵绵不绝,让人深深陶醉,一句“到底是石头硬,还是我的米饭硬”的精神让我震憾,让我敬佩。这时在我心中活着的山水图画徐徐舒展了,化成一个更美妙绚丽的长卷,长卷居中,就是难以忘怀的花桥古村。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