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未现 今冬鄱阳湖只剩“大草原”

15.12.2014  15:06

  12月13日,鄱阳湖都昌县印山水域,渔民老肖百无聊赖地靠在船头上等候游客。今年枯水期的鄱阳湖,展现大家面前的只有茫茫“草原”和没有生机的滩涂,并没有出现去年那般延绵壮观的蓼子花“花海”奇观。

  去年冬季,提前40天进入枯水期的鄱阳湖,引发了一场旅游热,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观看湖床上的“草原”风光,领略难得一见的蓼子花海。鄱阳湖边不少渔民成功转变了角色,专心干起了“船夫”行当。

  蓼子花不多 船夫生意冷

  当天,记者来到鄱阳湖永修吴城水域,只见裸露的湖床上,一望无垠的湿地变身茫茫草原。

  “蓼子花是看不到了,我带你们乘船看候鸟吧。” 一位姓叶的老渔民说,从11月份开始,只要天晴,都有很多游客专程开车来看花,结果让他们很失望。

  都昌县印山水域,一条条细长的河流如玉带般蜿蜒而过,湿地上成群的牛儿在悠然吃草。东一朵西一朵的蓼子花散落在草丛里,星星点点很不起眼。

  渔民老肖告诉记者,蓼子花通常生长在河滩、沟、塘边的湿地上。每年11月,湖水退去后,蓼子花就会很快生长起来,开出成片紫色的花朵。但真正最好看的当属去年,湿地上形成延绵数公里的紫色花海,成为摄影爱好者和婚纱摄影的追逐地。

  原本在那里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大多数放下了渔具,每天护送上千人前往对岸观赏蓼子花。去年枯水期,老肖每天送游客去湖中心看花观鸟,两个月下来收入超万元。

  雨水多水位高 形不成“花海

  “今年蓼子花开得少,游客很失望。”老肖觉得有点惋惜。他介绍,当地不少渔民早在9月份就把渔网拖上岸,购买了望远镜、救生衣。不想人算不如天算,这个“东风”并没有如期出现。

  “湿地上绽放蓼子花对气候条件要求相当高,一定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还要适合的水位,三者缺一不可。”鄱阳湖水文局专家告诉记者,往年都是小面积出现蓼子草花,形成不了规模。

  “今年深秋,本应是蓼子花竞相绽放的季节,但由于鄱阳湖水位一直持续在12米以上,远远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水位,蓼子花不具备生长空间。”专家说,入冬后,虽然鄱阳湖水位退至11米以下,湿地、滩涂逐渐裸露,但又遭遇了几场雨水,蓼子花无法形成花海奇观。

  花海多年难遇 未考虑打造成旅游线路

  去年冬季,各大媒体也频频报道鄱阳湖蓼子花开的盛景,使得昔日冷清的鄱阳湖畔游人如织。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0月下旬开始到11月上旬,平均每天2000余人前往都昌县花海区赏花露营。

  专家说,鄱阳湖的大片蓼子花海一般集中在都昌县城周边,以及永修的吴城、新建的南矶山、余干的康山大堤、鄱阳湖湿地公园等地。如果天气持续变好,气温适宜的话,蓼子草花还会长出来,到12月中旬会彻底凋谢。

  “蓼子花季节性很强、异常娇嫩,每次降雨过程之后,蓼子花海随即会消失。”专家说,正因为如此,鄱阳湖沿湖县的旅游部门暂未考虑将其打造成主打旅游线路。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