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梧:校园欺凌该如何消解?

07.07.2015  12:38

  近来,“校园欺凌”事件有如癌细胞般,不时在各地出现,情况令人堪忧。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逾7成学生曾在学校遭受暴力对待,“校园欺凌”事件当事人多以初中生为主,且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及城乡接合部。

  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诱因往往很小,一般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压根儿是没事找茬寻刺激。扒衣、殴打、拍裸照,甚至上网炫耀“战果”,如此幼小的少年竟选择如此残暴的解决办法,不禁让人反思,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校园欺凌”实际上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传统观念作祟,人们对这一现象基本忍气吞声、听之任之,缺少足够的关怀和重视,即便处理,也多以批评教育、责成家长严加管教作结。此举不但纵容了施恶者,也给受害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解决措施,悲剧事件只会不断重复上演。

  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欺凌”事件如此频发?深究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匮乏,很多欺凌事件的施暴者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从小缺乏亲情的抚慰,缺少关爱和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另外部分孩子在极端宠爱中长大,养成了事事以己为先、偏狭自私、冷酷无情的个性。二是全球流行文化中对暴力的大肆宣扬和美化,造成孩子心理的误区,那就是暴力可以解决一切事情。三是学校教育的缺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教师只懂“教书”,不会“育人”,过分看重分数、成绩、升学率和绩效考核,而不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德育教化。四是对欺凌事件的惩罚力度不够,多数只是“说教”性质,很少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惩罚。

  弥漫于校园的欺凌,求解之路,绝不仅限于对个案、孤例的调查、处理和善后,而应思考缓解和根治的办法。加强预防和惩戒,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多方面出“硬招”,进行系统性求解,才是根治之道。作为校园欺凌前沿的学校应积极作为,要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校园法制建设,多开展普法教育,帮助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真正让孩子明白“不能触碰的红线”在哪里,教育他们出现矛盾不能靠拳头暴力解决问题,要寻求正当合理的途径;要建立起校园欺凌的程序化处理,包括早期预警、及时上报、事中处理以及事后心理干预等全方位机制,研究管理细则,细化管理措施。家长要建立正确的育子观,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要与孩子保持顺畅的沟通和交流,既要教导孩子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又需让孩子明白,必须为自己欺凌别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国家司法体系应健全《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矫正制度,加大校园欺凌事件的惩戒力度。对待轻微“校园欺凌”事件,可以采取宽恕原则从轻处理,但涉及违法、犯罪的,应予以依法严惩,该行政拘留的,就不能“教育”了事,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不能以行政拘留了事。我们不反对对青少年犯罪应该区别于成年人犯罪进行处理和对待,但万不能把“宽容”变成“纵容”。只有整合多方力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