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之花开遍赣南苏区 ——江西“十二五”期间使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综述

25.09.2015  11:48
  3年时间,投入20.4亿元,建设119个公益项目,惠及近200万人口……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10.5亿元用于江西省原中央苏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地方投入配套资金近10亿元,江西组织实施了119个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公益之花处处开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精神,经江西省争取,2013年至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10.5亿元用于江西省原中央苏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分三年实施,2013年安排5.31亿元,2014年安排4.23亿元,2015年安排0.96亿元。

  依托中央专项资金和江西各级财政投入配套近10亿元,江西组织实施了119个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主要由光荣院、福利院、敬老院(简称“三院”)、重度残疾人托养、全民健身三大类项目组成,项目总投资20.4亿元。该计划安排主要涉及江西省原中央苏区包括赣州市11个县(市)、吉安市永新县以及抚州市广昌县和黎川县。

  这些项目按照民生工程、精品工程、园林工程的定位高标准规划,做到建一个项目,出一个精品,留一个亮点。如投资8000万元建成的赣州首家大型护理型养老机构——赣州市福利中心老年公寓,设置床位800张,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望逐步成为现实。

  在推进过程中,各项目市县把项目的实施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地上。为解决项目用地等难解问题,赣州市在中心城区黄金地段无偿划拨价值2亿元的26亩土地解决市福利中心项目用地、赣县超常规运作推进江口镇敬老院项目建设、宁都县开“绿灯”建成小布镇敬老院……

  截至2015年6月底,中央预算下达资金10.5亿元,已执行9.72亿元,占预算总额的92.6%。江西规划建设119个项目,74个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竣工率62.2%,45个项目正在建设。

   幸福笑脸时时可见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江西省原中央苏区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加快了江西省原中央苏区社会福利、全民健身、残疾人康复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步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社会福利设施得到明显提高。“三院”项目实施后,新增建设面积45.4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43万张,预计受益人数2.07万人。

  康复托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重度残疾人托养项目实施后,新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19个,建设面积共5.35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930张。

  全民健身条件得到较大提升。全民健身项目实施后,新增全民健身场地建设面积82.4万平方米,预计受益人数183.2万人。

  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江西省原中央苏区县市初步搭建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康复体系、全民健身体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今,走进已经投入使用的广昌县全民健身、黎川县日峰中心敬老院、永新县城区全民健身等项目地,“幸福故事”时时可听到,“幸福笑脸”处处可见到。

   前行脚步一刻不停

  由于江西省原中央苏区底子薄、经济落后,欠账较多,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需求差距较大。因此,江西省编制了“十三五”时期原中央苏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规划,重点考虑安排了四类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项目,主要突出社会养老和全民健身项目。

  然而,江西仍是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市县的财力仍比较薄弱,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缓慢、欠账较多,要真正实现这幅“幸福美景”,群众盼望各级继续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