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治理小金库多招并举除恶疾

11.08.2014  11:23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审计署上月底联合发文,决定从8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此次专项治理的范围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重点是纳入预算管理或有财政拨款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2014年8月11日京华时报)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在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又将反腐反四风推向一个新高潮,在这一活动中,中国政府再次高举反腐利剑,向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恶疾开刀,再次打造中国政府反腐的新传奇。

  小金库存在让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形象很受伤,也让党中央的反腐反四风活动开展屡屡进行的不顺利,因为存在小金库,在某些单位所存在的隐性福利始终不能够彻底的消除,还有一些为官者更是六根不净,上演舌尖上的腐败或者是公款出游,或者是通过其它违法方式中饱私囊,让政府官员的形象,让政府的形象屡闯红灯,伤民伤已。今天中国政府对小金库问题加以清理,再次如春风春雨涤荡尘埃,将反腐反四风工作向更深一步推进,同时让反四风工作不再存在死角。

  针对于这项工作,笔者也提四点建议:一是清理小金库工作与政府部门反腐共同进行,做到工作有分有合,反腐有的放矢。党中央反腐包括多方面,尤其是在经济问题上,滋生的腐败现象更多。而小金库的出现,很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在清理小金库工作中,一定要与政府的反腐工作相结合。在治理过程中,要善于查找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对于某些部门存在的小金库现象要根据不同的现象辩证施治。对于乱花钱,存在严重腐败现象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法纪。对于只存在小金库,却没有进行奢靡主义的,在对资金清理上缴财政的同时,也要进行党政纪警告,以此警示领导干部为官要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二是查找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切实赌上漏洞,让小金库无源头活水。小金库之所以存在相关领导在闯财经制度漏洞的同时,那就是资金来源有路,资金去向不明。相关单位收入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钱来了,可是对于钱的用途上级政府部门很少过问,是不是专款专用了,是不是收支两条线了。对于存在坐收坐支现象,上级相关部门却视而不见,正是这样小金库就堂而皇之地出现了,并且小金库在官员腐败事件上助纣为虐,让官员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相当严重。因此对于小金库的存在,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就要做到资金来源一清二白,绝不能将上级投入的钱让地方政府或者相关机构的领导干部在花钱的时候是有钱花、随便花,没压力了,如果不管住他们的手脚,这四风问题,这腐败事件肯定随时上演,小金库肯定是不能消灭了。

  三是在治理小金库的工作中,要做到工作透明。政府的任何工作都要做到阳光透明,在治理小金库这项工作中也应该如此。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汇报的同时,也要通过相关的媒体平台向外界发布,让群众了解,让群众参与,更让相关单位的领导自惭,让恶疾曝光,更治丑。

  四是治理小金库不手软,要与政绩挂钩。治理小金库在加大账目审核力度的同时还要出重拳,对于相关部门的领导存在的严重违纪的行为,要动乌纱,更甚者要追究党政纪及刑责,只有高举大棒,打造出反腐的气势来,那小金库治理肯定会成实绩。

  小金库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因其存在着隐蔽性,更需要政府部门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在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的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真正让为恶者胆战心寒,只有这样,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存在的小金库恶疾一定能够治愈,打造廉洁清正的政府形象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