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管住人情条子,保住政府面子

08.11.2013  11:24

  最近,多个县市进入了干部调整集中期,托关系、打招呼现象频发。打招呼到底有多盛行?如何处理、看待打招呼现象?半月谈记者就此对安徽省某县委书记进行了专访。该县近期对多个县直部门和乡镇党政主要干部进行了调整。(11月7日人民网)

  干部调整会是这样吗?真的会出现人情条子塞满主要领导的一抽屉吗现象?当我们看到这则消息时,心里会想到什么呢?这样的事件也会在政府部门发生吗?不们群众不敢相信的事件不但发生了并且这样的现象是如此的恶劣,这人情条子真是伤了政府的面子。

  管住人情条子,保住政府的面子刻不容缓,这不仅仅是惩治腐败也是破除“四风”主义为党为政府选拔好干部的关键。对于上述新闻中所出现的事件,我们要说的是为什么在干部调整的时候会出现这样多的人情条子呢?这领导干部的素质何在?尤其是让我们不可理解的是,在这些人情条子所推荐的人员当中居然包括两类,一是工作积极肯干,领导力荐的,一种是吃喝,只会搞人际关系的,两种干部在调整都要送人情条子,如何不让我们错愕呢?如果说后面的那种人凭人际关系送一下人情条子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工作积极肯干的人员做调整时也会送人情条子,难道这是当代基层干部调整所出现的新风气吗?这种风气的存在不就是腐败之风吗?这种风气存在,不就是“四风”主义的再现吗?这真是与时代不合拍,让政府的面子荡然无存。

  是好干部在调整的时候就要积极推荐,就要在政府的工作会议上大声喊出来,送条子算什么?搞得神神秘秘,让我们群众感觉,这好干部调整是不是在政府部门也需要有人情风存在,是不是如果不送条子就没有晋升的机会呢?如果是这样,谁还做积极肯干的好干部,好干部也会堕落,好干部还会有吗?

  是谁在为口碑不好,甚至是“官油子”“官痞子”的这类人送条子呢?是哪位领导这样为党和政府做事,为了金钱关系,为了亲戚关系,不惜牺牲党和国家的利益,拿党性作赌注,做出伤害党和国家的事情,这样送条子的干部本身就有问题,还送条子给政府的党政领导,这样的条子你也送得出手?这样的干部损公肥私,应该查查到底是谁,斩除送条子的黑手,为政府选拔优秀的干部必须做到。

  近日党中央相关部门再次下达新的精神,对于干部晋升建立新的考评体制,不再唯GDP的增长论英雄,选拔干部更要全面科学地考核某一个人,因此说对于基层干部在调整时送条子的现象政府部门必须下大力遏制,对送条子的人严格追责,树立良好的干部晋升风气,政府部门的每一个干部都要做到。

  最后要说的是,三中全会已经拉开了序幕,各项改革正在进行中,相信对于干部的人事调整,在三中全会的改革声音里,送条子的现象一定会被消除,哪一位领导干部在做出送条子的事情,不仅仅被推荐的人没有晋升的机会,这送条子的人更会受到党政纪追责。我们相信在新干部考核管理体系中,我们将看到更多优秀的干部走上领导工作岗位,那时候才是人民群众的所期待的,那时候为人民服务的声音干部才喊出的最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