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交易市场猫腻多
瘦小的银杏树经过卖主精心伪装后,“胸围”大增,卖出了大价钱。前不久,弋阳县的吴先生就遭遇了一场以次充好的骗局,损失了50多万元。眼下是苗木市场交易旺季,但市场乱象丛生,业内人士提醒苗木买卖双方都要擦亮眼睛。
为名贵树种“整形”
今年1月初,吴先生从广西兴安县蒋某处购得38棵大胸径的银杏树,总共花了70多万元。一部分移栽在南昌绿化工地上,其余的暂时栽在他老家弋阳县湾里乡的苗木基地。没想到,一场大雨让这个从事绿化工程10余年的园艺专家傻了眼。
“工人告诉我,移栽后的银杏树被大风吹倒了,我赶到现场才发现花大价钱买的大银杏树全是小树。”让他吃惊的是,这批银杏树全部被整形,以达到增粗的目的。在被风吹倒的银杏树磕掉的树皮里,吴先生发现很多白色石胶。
民警介入后发现,嫌疑人蒋某通过伪装手法,填充石胶,使银杏树的胸径增粗了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其实这批银杏价值只有20万元。目前,蒋某已被刑拘。
夸大苗木异地存活率
在南昌市湾里区,一名经营园艺场的老板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从九江等地进购一批名贵树种,多次遭遇夸大其词、偷梁换柱的事情。
“接树头,补树干,以假乱真去哄骗,能让差树多赚钱。”这句在业内流传的顺口溜,让不少买家中招。该老板介绍,接树头说的是名贵树的树头在运输过程中不小心弄断掉了,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卖方将其接上,但能不能活,可想而知。
浮梁县王先生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同样是两年生的桂花树苗,本地苗高70至80厘米,价格为6角每株,外地苗高1.5至1.8米,价格为1元每株。但购买外地苗木种下后,发现存活率很低,每100棵只能存活两三棵。
对此,新建县一苗木合作社理事长说,广西、湖南等地气候适合苗木生长,苗木普遍长势好,加上进价低,容易得到买方认同。但是桂花树苗的成活率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地域差异、气候变化都会影响苗木生长。卖方为打开销路,往往会夸大苗木异地栽插的存活率。
监管好马路交易市场
3月29日,在新建县公路边上,记者看到数家零散的苗木经销商兜售苗木,一小半路面被卖苗木的小贩占据着。一些经营苗木的摊贩将苗木摆放在机动车位上,还有一些流动摊贩推着三轮车在公路上转悠。
销售商声称,苗木来自湖南和广西等地。按照规定,销售苗木应该具备“三证一签”,即种苗经营许可证、种苗质量合格证、植物检疫证和出厂产地标签。当记者要求查看相关证件时,经销商又改口称,都是自家地里繁育的,没办相关证件。
“规模小、交通不畅,既吸引不了外地商户,也开不了苗木交易会,这种马路市场早已经过时。”南昌市苗木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目前这种马路市场存在诸多风险,应该由政府牵头,建立专门的苗木交易市场,所有苗农实行进场销售,统一管理,所售苗木必须贴标签,标明产地、名称、特征、价格等,一旦发生纠纷,可以追查源头。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