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买手买中国“A货”回国正价出售

14.05.2014  10:56

老外也瞄上了中国的“A货”市场。近日,上海经侦警方破获了一起以英国籍犯罪嫌疑人为首的跨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缴获假冒注册商标标识1.5万余枚,涉案商品价值3000余万元。这是中英警方首次合作打击跨境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进一步提升了上海警方主动打击跨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国际形象。

经侦总队副总队长戴新福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市经侦警方共破获各类经济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0余人,其中已起诉2000余人,共追赃16亿余元。

上海海关:可疑包裹内查获1.5万件假冒品牌商标

去年年底,上海海关在对出境的EMS包裹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一个寄往英国的大型包裹很可疑。“纸板箱不小,但分量却很轻。”打开一看,纸板箱内密密麻麻塞满了一个个简单包装好的小袋子。每个袋子都是一套品牌的商标和配件。记者看到,无论是Chanel的标志还是Ray Ban眼镜的价格标签都一应俱全。“配件都很小,海关清点后发现一共有1.5万件。假冒商标的仿真度很高,一般人很难分辨。”上海市经侦总队二支队副支队长孙军介绍,这样一套配件的成本基本在5元左右。

英国买手:常驻广州专门采购,按英国邮件指示下单

根据海关报送的这一线索,上海经侦警方循线找到了广州的发货人英国人威廉,并锁定了位于英国的售假团伙。警方随后将这一线索通报给了英国警方。据悉,60多岁的威廉是团伙派驻国内的买手,长期居住在广州,按照英国的邮件指示下单。一开始,威廉也不熟悉买假渠道,他就通过网络搜索关键字“制包工厂”、“标识制作”等,寻找制作“A货”的工厂。

“威廉还在广州雇了个小工,帮他处理和工厂接头、语言等方面的问题。急需货时,威廉也会在一些售假的商铺中直接采购。他买的多是眼镜、皮具、鞋子等假冒商品,以及假冒“Ray Ban”、“Chanel”、“UGG”等注册商标的标识。

境外售假:货品和商标分开寄,英国酒吧内正价卖假货

采购成功后,境外团伙会将货款通过跨境汇兑支付转给威廉,随后威廉再用EMS将货品和商标分离寄往英国。“包、皮具、鞋子等主体单独发货,品牌标志、眼镜布、眼镜盒等配件分开另外寄送。”孙军解释,这么做是为了躲避警方的检查和打击。

当货品抵达英国境内后,同伙再拼装,然后以利物浦多个酒吧为掩护对外销售。“他们出售的金额基本和正品价格相同,不少消费者都以为购入的是正品。”警方介绍,该团伙从2010年起已经用类似手法,先后多次将假冒奢侈品寄往英国。

目前,英国警方已经将在英国的团伙另外3名嫌疑人抓获。对于假货来源、商标仿冒工厂等,上海警方还在进一步追查中。(晨报记者 王亦菲 实习生 房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