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是动真格还是“讨价还价”
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就英国留在欧盟的条件发表演讲,提出了改革欧盟的4个目标,涉及欧盟经济治理、竞争力、主权、移民等多个领域,称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将不排除允许英国通过公投脱离欧盟。
英欧关系不和,早已不是新鲜事。2013年年初,卡梅伦首次承诺,其所在的保守党一旦赢得大选,将在2017年年底之前就英国是否脱欧举行全民公投。此后,英国脱欧议题前后延宕近3年之久,成为英欧矛盾的焦点。
针对英国脱欧前景,英欧以往主要在宏观层面协调立场,相互试探和劝服,但从未全面亮出底线。卡梅伦的此番“要价”,标志着双方正式进入锱铢必较的讨价还价阶段,英欧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对英国民众来说,英国脱欧议程不是超然的外交事务,而是始终与其国内政治捆绑在一起。近年来,英国独立党等一些反欧盟右翼政党不断壮大,迫使英国主流政党调整对欧政策以吸引基层选民。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原本是坚定的亲欧派,反对卡梅伦所提出的公投,但今年该党在大选中失利,于是痛定思痛决定“听从民意”,转而支持举行上述公投。
卡梅伦所领导的保守党内部也非铁板一块。该党目前由希望推动欧盟进行改革的“改良派”主导,但党内人士对欧态度分歧明显。9日,卡梅伦在英国工商业联合会年度会议上就欧洲问题发表演讲,遭到两名持疑欧立场的大学生搅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两名学生都是年轻的保守党成员。
英国的疑欧倾向由来已久,背后有政治、经济、移民、历史、地理乃至文化等多重原因。英国在政治上不愿向欧盟“让渡”主权和立法权;经济上不愿被欧盟法令所束缚;对来自欧盟的移民常怀有戒心;作为岛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此外,英国人传承的是英帝国的衣钵,很多人在民族心理上就不适应被欧盟“统治”;相比之下,不少英国人对语言、文化相通的英联邦其他成员国更有好感。
奉行务实主义的英国,无论选择贴近欧洲还是远离欧洲,都是基于其现实利益的考量。一方面,脱欧固然可以帮英国省去每年接近一百亿英镑的欧盟预算“摊派”费,但另一方面,英国有近一半的贸易进出口依赖欧盟,有一百多万英国人生活在欧盟其他成员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与欧盟息息相关。因此,脱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不容小觑。
当前,欧盟高层官员和主要成员国普遍希望英国留下,但也不会一味迁就英国对欧盟制度“挑肥拣瘦”。英国提出的限制新移民福利等要求尚可讨论,但在人口自由流动等核心原则上,布鲁塞尔可能不会做出大的让步。
卡梅伦跟欧盟提要求,给内忧外患的欧盟出了一道新的难题。最终,英欧能不能继续“在一起”,考验的不只是彼此的诚意,还有双方的战略远见。
(新华社记者 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