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的“核”能量

03.05.2016  11:00

  在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产品快速更新。特别是手机类产品,基本上每6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而在南昌,有一种速度比电子产品更新的速度还要快。这就是电子信息企业的入驻速度。因此,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在南昌集聚,就要以比其他城市更快的入驻速度。南昌用一招“轻资产招商”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于是,在临空经济区,随着数十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海派、鸿利光电等众多企业闻风而来,争相“拎包入驻”。由此,南昌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凸显,推动产业集群在去年一举实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南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告诉记者:这一增速,凸显了南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向改革开放要动力的执著,向创新创业要活力的智慧,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的精彩。近年来,正是凭着这股在英雄城处处涌动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执著于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南昌,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了强大的“”能量。

   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一次次超越触发“”聚变

  去年,南昌做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那就是大手笔并购飞利浦旗下Lumileds公司。虽然此次并购最终因美国政府干涉而受阻,但在这场跌宕起伏的国际并购“大戏”中,南昌人所展现出来的世界眼光、国际范,让人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南昌在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竞争中,难言超越;即便在省内,其作为核心增长极的作用也亟待加强。随着“赶超升级”被列为南昌市“十三五”规划建议“六大战略”之首,南昌在中部实现超越的紧迫感、在省内强化首位的压力感,愈发强烈。然而,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逆势赶超,无疑难上加难。南昌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必须借助深化改革开放,以新理念武装头脑,以新思维谋划发展,以“跳起来摘桃子”“精准发力”的超常规手段,牢牢扭住“打造核心增长极基本成型”这根主线,才能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核心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

  为此,在改革上,南昌按照“能放全放、能下全下、能并全并、能停全停”的工作思路,在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全面简政放权,着力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投资成本最低、审批时限最快的省会城市;在开放上,南昌紧盯“高、新、集”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次精彩加速。抓住世界LED产业向中国聚集的机遇,通过全球第一个实现硅衬底LED的产业化,成为全国唯一打通LED全产业链的城市;通过“国际并购、中国整合、南昌制造”,打造“南昌光谷”。今年被称为VR(虚拟现实)元年,新年伊始,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就在红谷滩揭牌,与全球抢占万亿元的新市场。

  改革开放,让南昌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2015年,南昌实际利用内资首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06亿美元,增幅排名与2014年的全省倒数第一相比,提升了9个位次。特别是在全国外贸出现“双降”的情况下,南昌出口实现了2.09%的逆势增长。正是凭借这股动力,一大批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制造等方面的龙头项目,向南昌这个核心加速聚集,正在引发一场释放强大能量的“”聚变。

   向创新创业要活力——一个个突破引起“”裂变

  如果说动力来源于发动机,那活力就是它的润滑剂,正是有了润滑剂,发动机才能持续输出澎湃的动力。

  去年以来,“动感之都”南昌活力四射。这活力来源于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接踵而至:硅衬底LED技术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南昌组建了汽车、半导体照明等1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色金属短流程节能冶金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上升为国家级;江西本草天工、江西江中制药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实验室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让南昌有了问鼎产业之巅的能力。这活力来源于一波波创业热潮的滚滚而来:目前,南昌市已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14个、“洪城众创”创客空间72家,其中省级“江西众创”创客空间20家,国家级创客空间9家。今年“洪城众创”创客空间的数量将突破100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南昌市委、市政府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创业对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以强大的声势,在全社会迅速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新需要久久为功”的浓厚氛围。同时,深刻把握创新的关键是深化改革、核心是人才建设、基础是加大投入、重点是打造平台,通过一大批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把“双创”贯穿于实现“四个强起来”的全过程。

  小蓝经开区依托清华大学打造小蓝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了20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高科技企业入驻,将成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红谷滩新区以总部基地为基础,培育了一大批像味粽、汉昀孵化器、菜鸟咖啡这样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使红谷滩的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优势产业插上了创新创业的翅膀,提升到了更高的产业层次。

  今天,由南昌这个资源、政策、人才不断聚集的核心“裂变”而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一个个品牌强化“”引力

  在今年初召开的南昌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打造“南昌光谷”“南昌绿谷”和“南昌慧谷”,以及南昌汽车城、南昌生物医药城的内容,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南昌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抢抓战略机遇的一次生动实践。

  南昌虽说在经济上属于欠发达状态,但和其他中心城市相比,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产业、区位、资源和文化优势。然而,如何才能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南昌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对城市而言,特点就是亮点、魅力就是实力,哪个城市能够彰显富有独特个性和鲜明特点的城市魅力,哪个城市就能够吸引人,进而提高对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聚集力。为此,南昌瞄准生态优化和城市品牌战略,一方面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制度、最实的举措,守住生态底线,彰显南昌“城在青山绿水间、人在鸟语花香中”的独特魅力;一方面突出打造“红色基因、历史文化、山水特色和时尚生活”四张牌,努力提升南昌的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两大战略的联手出击,凸显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南昌在产业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使一个个以“南昌”命名的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在城东,以风景优美的瑶湖为中心,一个按圈层式设计的,看齐美国硅谷、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等国际著名科技园区的瑶湖生态科技新城正在崛起。借助生态优势和硅衬底LED技术优势的结合,这里正全力打造“南昌光谷”;借助C919大飞机、中直公司合作项目、大洋通航总部及运营基地项目,南昌航空城也正在这里逐步壮大。在城西,以儒乐湖公园建设为核心,一个融合新能源汽车和LED产业的儒乐湖产业新城浮出水面,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项目优势的结合,这里将成为南昌汽车城的重要载体。在城南,以洪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依托,一个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南昌样板”的洪都新城逐步显现,借助老工业区人才资源优势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经济模式的结合,这里将成为“南昌慧谷”的重要区域。与此同时,以江中药谷、济民可信、汇仁制药为龙头,南昌生物医药城揭开了盖头;以“两区一廊”建设为重点,通过打造“百年乡村画、千年田野风”品牌,“南昌绿谷”也撩起了面纱。

  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提升竞争力,随着南昌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更强大的“”能量还将在这里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