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行业监管呼吁“全面升级” 药企法律意识淡薄陷舆论漩涡

08.07.2015  12:12
原标题:药品行业监管呼吁“全面升级” 药企法律意识淡薄陷舆论漩涡

6月29日至7月5日期间,医药行业出现一起重要负面舆情事件,除此以外,总体舆情形势良好,“互联网+”相关话题热度较高。

继银杏叶提取物事件后,行业再被曝出生产工艺违法事件,桂龙药业被媒体指出存在忽视相关法规政策的问题,舆论对行业监管由呼吁“加强”转变为呼吁“全面升级”,药企依法生产意识淡薄在监管升级的形势下容易引发负面舆情发酵。汤臣倍健与平安好医生合作被媒体解读为制药企业运用“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探索和挖掘大健康产业的新价值。监测期间,“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出台,针对建设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的相关意见“巨细无遗”,获得舆论肯定评价。

医药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行业再曝药品生产工艺违法事件药企依法生产意识淡薄陷入危机

中国经营报》于7月4日刊文报道称又一家药企因生产工艺违法而陷入舆论漩涡。安徽省食药监局检查发现,桂龙药业(安徽)复方青橄榄利咽含片浸膏、咳喘宁胶囊部分批次产品未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生产。《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药品生产企业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桂龙药业对擅自改变工艺解释为,一是从环保节能的角度考虑,二是企业自已也做了药效对比,改变此生产工艺并不影响药品效果。

药企对于相关规定的淡漠和忽视态度是此次负面舆情发酵的根本原因。此前银杏叶提取物事件引发行业震荡,多家上市企业牵连其中。银杏叶事件反映的主要问题也是提取工艺流程违法。媒体对比银杏叶事件,认为桂龙药业与银杏叶事件存在本质差别。《中国经营报》的报道指出,随着科学进步,技术提升,药企在向监管部门申请、报备的前提下,可以改变药品生产工艺流程。桂龙药业提升生产工艺技术没有错,主要问题出在没有对改变生产工艺进行申请和报备,表现出其对相关法律法规忽视的态度。

在药品质量监管模式全面升级的形势下,药企对待药品生产全过程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态度亟待提高。银杏叶事件爆发前,舆论对药品行业监管的呼吁多为“加强监管”,而自银杏叶事件后,舆论对行业监管的呼吁变成“全面升级”。《中国医药报》不久前刊文解读食药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时指出,食药监管由过去的环节监管转变为全程监管,由过去的产品质量监管扩展到工艺流程监管,由过去的行为后果监管延伸到事前预警防范。在行业负面事件频发、监管部门监管升级的形势下,舆论主流声音对药企的道德准则、守法态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2.汤臣倍健与平安健康合作:药企“互联网+”探索大健康产业

汤臣倍健6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与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健康”)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全面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品牌合作、产品合作、渠道资源共享等,未来也将在营养、个人健康等方面提出新的合作内容。

媒体以“互联网+”助力企业探索大健康产业新价值为切入点解读汤臣倍健与平安健康的合作。新华网的文章指出,汤臣倍健与平安健康合作,将整合两者在保险、医疗及健康管理方面的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优势互补创新价值,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健康咨询及医患关系平台,为广泛的亚健康及疾患人群提供从日常健康咨询到就医问诊的打包服务。媒体分析认为。对于汤臣倍健来说,此次“联网”,有可能构筑新的商业模式

媒体对医药企业的“互联网+”战略普遍持肯定和期待的态度,而行业人士对“互联网+医疗/药品”究竟如何实现大健康的观点和态度趋向多元化。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不应仅仅局限于咨询、挂号等医疗、健康服务,而应该用于探索医疗、制药方面的科学进步。例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曾经指出目前互联网+医疗/制药忽略了大数据对医疗质量、病人安全控制方面的改善。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医药企业“互联网+”转型从“卖产品”到“卖健康服务”的趋势凸显,“健康服务”是否能整合产品资源真正解决消费者健康方面的需求还有待观察。总体而言,舆论场虽然对于医药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具体战略、影响和效果产生一些争议和讨论,然而舆论在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的行为值得肯定这点上达成共识。

3.“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出台“巨细”指导获得舆论肯定

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未来三年和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11项重点行动。其中,“互联网+”益民服务要求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新兴消费和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

指导意见》在医药行业监管、医疗信息管理、医疗服务流程等方面提出的内容表现出的详细、具体、执行操作性强特征获得各界好评。例如,《广州日报》刊文认为《意见》涵盖传统医药企业、器械设备厂商、第三方检验机构、养老医疗机构等,内容既有实战意义又有前瞻性。其中,媒体解读认为在中国居民慢性病呈现“井喷”式上涨的现状下,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将成为新常态。中国医疗器械网从四个角度解析了《意见》如何构建医疗卫生新常态。首先,建立第三方机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和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以此降低患者医疗检查成本;第二,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以及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以真正提高就医流程效率。第三,发展远程医疗以解决各级医院诊疗水平差异大的现状;第四,打破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互联网企业、民营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制药企业等医药、健康相关机构之间信息、数据实现互通有无,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自2015年全国“两会”提出“互联网+”战略后,医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纷纷从药品流通领域、大数据分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融合或布局,网售处方药如何监管等“互联网+医药”问题也曾引起舆论争议。此次《意见》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放开的趋势,对医疗卫生新常态的构建总体符合舆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