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的芬芳“药香”——樟树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纪实
新华网江西频道9月9日电(陈利刚 陈晗 向斌) 初秋时节,走进樟树市各大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一条条生产线有序运转,有加工传统中药饮片的,有生产中成药、保健品的,还有生产兽药、特种动物药材、医疗器械……产品品种繁多、产业链条丰富。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樟树市医药工业规上企业完成产值61.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0.9%;医药商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16.7%;医药行业上缴税收2.9亿元,同比增长45.3%。
樟树坚持将生物医药产业定位于主导产业,以大谋划、大集群、大提升、大保障为抓手,形成药市、药企、药地、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链式发展的格局,着力打造成为江西乃至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围绕着这一战略决策,樟树的生物医药产业正不断发力,为樟树的发展升级、绿色崛起提供强力支撑。千年药都,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药香”。
政策扶持,激发内生动力
樟树有着1800余年的药业历史,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到樟树不灵”的美誉。如何把这一传统产业发扬光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樟树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不动摇,一届接着一届干,持之以恒,接续奋斗,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不断激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力促产业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发展壮大。
2001年以来,樟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程度、规模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30多个。如《关于培育樟树新中药材专业市场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中药产业化发展决定》,《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印发鼓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药业再上水平的扶持办法的通知》……这些政策规定,涵盖了从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医药商业流通、药业融资问题以及医药人才落户待遇等各环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2015年,樟树市出台了《樟树市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和《樟树市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实施办法》两项利好政策,引导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规定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经营主体免收3年房租,对购买自用办公场所的电商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并对年销售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电商根据销售额高低给予2000元到40万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加大对电商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电商企业最高可申请50万元的创业贷款,并优先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孵化补贴等优惠政策。为了解决电商人才紧缺的问题,该市计划引进电商人才50名,为医药产业拥抱互联网+提供智力支撑。在这些利好政策的吸引下,我市的电商产业风生水起,80%以上的医药企业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电商业务。
樟树全国药交会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三个药交会之一,是樟树乃至江西的一张名片,至今已举办45届。进入新世纪,传统药交会的功能及作用受到冲击。2002年,樟树市审时度势,提出了不以盈利为目的,以社会综合效益为主,举全市之力办好药交会的办会思路。由此,激发了药交会的活力,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05年,樟树药交会首次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使大会档次更高、影响力更大。2006年,樟树投资修建用于药交会开幕式使用的“药都广场”,使药交会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为江南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占地面积400余亩,药材交易辐射全国21个省市、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年交易额30多亿元。如今的樟树药交会,形式更活,内容更多,档次更高,形象更好,已经发展成为弘扬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扩大医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2014年,樟树第45届全国药交会取得圆满成功。大会以创新·传承·合作·共赢为主题,安排了经济贸易、学术交流、文化宣传三大板块共11项活动。本届药交会参会的药商达1.1万家,参会代表超10万人,参展企业达700余家,参展品种达1.6万余个;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46.5亿元,同比增长17.9%;成交额达32.6亿元,同比增长6%。樟树第46届全国药交会将于今年10月16日开幕,届时将举办“互联网+药交会”,打造线上线下同时展示交易平台,推动会展转型升级。
搭建平台,催生集群效应
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离不开平台建设。樟树的决策者认为,医药园区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希望,是加快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早在2001年,该市就规划建设了专供生物医药项目落户的工业园区——福城医药园,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园区开发面积1500余亩,集中了仁和、天齐堂、齐灵等一大批主要医药生产企业,2004年10月,该园区被确定为省级医药工业园。
2012年,樟树市投资50亿元,新建占地1000亩的医药产业孵化创业园,为100家以上中药饮片及保健品生产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全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后续发展的承载能力。目前,创业园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将于年底启动,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之中。
为力促产业资源逐渐集中,形成集群效应,该市在完善福城医药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基础上,先后启动了药都医药物流园、医药产业孵化创业园、中药饮片及保健品小微企业创业园、云健康电商产业园、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等一批等医药产业特色园区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同时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浙江为诚医药贸易商城项目,投资20亿元的中国网库药都电商谷项目等一批医药电商企业,为樟树乃至全省大健康产业牵手“互联网+”提供了平台支撑。这些平台的搭建为樟树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樟树福城医药园被列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樟树医药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被评为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在加快园区建设,力促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的同时,该市还特别注重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近年来,该市政府实行统一规划,通过药企、药材中介组织与农户在原料取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契约式合作,把农户组织起来,严格按照GAP标准和SOP流程实行连片规模种植。目前,全市形成了以科技部认定的“三子一壳”(黄栀子、吴茱萸、车前子,枳壳)为主体的百亩以上连片基地81个,千亩以上连片基地18个。“樟树吴茱萸”和“樟树黄栀子”成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中药材年产量5.42万吨、产值近4亿元,药农每年从中增收2000多万元。
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不断完善的发展配套,使樟树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樟树有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5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家、保健品生产企业50多家;有国家级新产品9个,中药保护品种13个,全国独家品种6个,国家专利9个,生产各类饮片品种千余个。在流通领域,全市有24家医药流通企业通过了GSP认证,7家企业跻身全省医药流通行业10强。去年全市医药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
蓬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朝药王、观药馆、游药圃、进药店、购药材、洗药浴、喝药茶、论药理的医药保健游,将药文化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使“药都”品牌得到了深度的开发利用;投资31亿元的中国古海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运营、投资6.8亿元的公式皂山旅游开发项目一期景点全部建成并开门迎客,生物医药产业在樟树正焕发无穷生机和活力。近3年来,药文化旅游业产值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
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但樟树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抓住成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药”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服务手段,促使企业由资源加工型向科技主导型转变,有力提升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仁和集团创建初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以“产品研发,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先后相继研发了“妇炎洁”、“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清火胶囊”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以核心技术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实现了连续6年翻番增长,成立10年获得增长66倍的优异业绩。目前,该公司注册生产的中西药品、保健品有400多个品种,位列中国最具竞争力上市药企20强。仁和集团整合多方资源,牵手200余家药企组建“和力物联网”,联合国内外医疗服务机构,推出健康4s服务,开创大健康产业链互联网化的“FSC”模式。2015年,该公司推出“叮当快药”服务平台,用户只要通过手机APP客户端下单,在实体药店布局区域内28分钟之内就可以实现送药上门。该项目上线仅半年时间就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预计今年底可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
仁和的发展,是樟树生物医药企业依托科技力量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既有企业的自主行为,更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市里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医药产业发展,在传承樟帮制药工艺基础上,实施‘中药材提升工程’和科技计划项目驱动。”樟树市药业局局长聂六平介绍说,全市近几年共组织实施了100余项省级、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研发新产品600多个。
由政府“做媒”,撮合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姻”,组建政府、企业、大学三方合作的研发平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目前,该市建立起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樟帮中药饮片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樟帮中药炮制技术研究室、庆仁国家星火计划技术创新中心、江西德上药物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仁和集团、天齐堂、德上、康宝、利佳和沐恩堂等企业分别与江西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合作。
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该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创新经营方式,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支持康力、五洲、仁和、天齐堂、三泰等企业拓展网络营销业务,推动信息化与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五洲医药董事长彭鹏乐自豪地说:“我们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营销系统,销售网络已覆盖省内外280余家医疗单位及7000余家药店药房。”目前,该市80%以上的医药企业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电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