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莫忽视交警“配枪护学”的另一面

04.03.2015  11:43

  2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早上7点多,记者赶到北京东路小学,在现场执勤的民警中,记者一眼就看到了配枪执勤的王明源。对于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来说,看到这一幕更是大有安全感。目前,南京有6所小学实现了民警配枪护学。有其他学校的家长通过“全国两会全媒体直通车”提问:“有民警配枪护学的学校让我们很羡慕,这个做法能不能全面推广?”(3月3日现代快报)

  开学伊始,民警配枪护学的消息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热情。但是,有幸享此殊荣的小学为数寥寥,对此,不少“外围”家长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认为就读于这几所小学的孩子比自家孩子更加幸运,他们的出行安全将更有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城区车流如织的交通拥堵现象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屡见不鲜,更何况恰逢上下学人口密度陡增的校园周边,几乎都是车多缓行的状态。加之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校园暴力恐怖事件,暴力分子往往将目光选在了弱势的孩子们身上,中小学生本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反抗能力和还击之力,本就是需要社会悉心呵护与重点保护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规则意识与思维尚未完全养成。

  然而,“配枪护学”可能只是对准了一众家长的“口味”,对他们而言,此举可能称得上是一大盛举,既有口碑又有市场,“配枪护学”无异于一颗定心丸,交警们全副武装上岗,让家长们更加踏实,更加安心,更有安全感。但对孩子和其他人来说,恐怕并不对路。对孩子们来说,“配枪护学”无疑是在告知孩子自己生活的世界似乎并不是那么太平与安宁,并不是那么和谐与稳定,“配枪护学”这种过度地保护,无疑变相阻隔了孩子与外在世界的亲密接触和有效沟通,不利于孩子看到这个美好世界的另一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公众来说,虽然手握重枪的是人民的忠诚卫士,但仍会给原本平静的生活平添一丝莫名的紧张与焦灼,降低大众的幸福指数与社会安全感。

  究竟“配枪护学”有无必要在各地教育圈推广与复制,在笔者看来,还要基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而定,而校园安全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一面。毕竟校园安全关涉方方面面,交通安全只是威胁孩子们生命健康安全的众多因素之一,抛开交通安全不谈,地震、火灾、水患等等无一例外地都对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威胁。说到底,与其阻隔式地加以保护,倒不如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在日常教育中逐渐渗透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从小培养安全意识,如此,才能标本兼治地为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兜底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