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莫让拿工资做生意者钻制度“空子”

08.05.2015  10:20

  作为一名老师,讲台就是岗位。然而,近日涡阳县城关一小有学生家长反映,该校多名老师花钱请人代替上课,而他们本人却在外面做生意。涡阳县教育局调查发现,自去年秋季开始,该校确有三名老师私自找人代课,目前已对这三人进行相应处理,并追缴脱岗工资;该校校长被给予警告处分。记者了解到,这三名老师已经回到学校,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5月7日中国新闻网)

  事实上,钻制度“空子”的投机行为和侥幸心理就像是法规制度身上的蛀虫,不仅侵蚀法治社会根基,而且其独特的隐蔽性、传染性易造成广泛的模仿效应。涡阳县城关一小老师花钱找人代课,本人却在外面做生意的事情,就充分证明这种钻制度“空子”的模仿不容小觑。三名为人师表的教师钻制度“空子”长达近1学年。试问,其他如公务员、企业管理者等较轻松岗位的人,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拿着国家工资,做着自己生意呢?对此,莫让拿工资做生意者钻制度“空子”,才能夯实我们社会“大厦”的基石。

  毋庸讳言,法规制度由人设计,必然有其漏洞存在,要钻制度“空子”,办法总是能找到。这能说是制度设计之“”吗?其实是人之“”。法治社会,讲的是“规矩”,要的是执行,有规矩和执行才会有法度的顺畅实施。然而,规矩的执行是由人的道德和诚信来兜底的,假如城关一小韩校长执行制度稍微严一点,对教师不止于谈话,能主动详细了解情况,那么,三名教师不可能近一学年只打卡报到,而本人却在外做生意。由此可见,这校长因管理失范,受到警告处分,实则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可以说,三名教师拿着学校工资,花钱找人上课,不仅表现出法治意识淡薄,缺乏对法规制度的信仰,而且私下花钱找人代课,使制度丧失公信力,体现了对制度的冷漠和忽视。不信法规,伤害了那些求知的孩子,造成了社会负面影响。虽说三名老师因个人不当行为受到了处理,但是,制度的崩溃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修复,消除不良影响,使社会“大厦”根基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法治”与“德治”是社会管理不可偏废的两种途径。如果韩校长能对教师多些人文关怀,多作协调沟通,以职业道德教育滋养法治,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那么,在制度规则和思想道德引导下,早就筑起钻制度“空子”的“防火墙”,何至于闹得沸沸扬扬损害教师群体形象与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