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机关病”成为作风“梗阻”
当前,作风建设的成效十分明显、有目共睹。如果说还有什么让群众不满意,那就是一些地方久治不愈的“机关病”,已经成为作风建设的一大“梗阻”。
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第二批根据网友精彩留言创作的漫画作品,针对党员干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种种表现,晒出六类“机关病”,譬如拉帮结派“抱大腿”,称兄道弟搞“圈子”;带头破坏组织纪律,仿效造成“破窗效应”;奉行“好人主义”,但求“一团和气”,等等。
事实上,“机关病”远不止网友所披露的六种,但其主要“症状”很相似:工作无精打采,平时无心履职;领导不问不催不办,群众反映不强烈不办、问题不全面暴露不办;工作先讲困难、办法先问领导、责任先往外推、落实先放一放等等。机关干部患上这样的“病”,就会出现老百姓所痛恨的“脸难看、事难办”,或者更气人的“脸好看、事不办”。
机关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群众办事。如果机关干部总是坐而论道、虎头蛇尾、知难就退、推诿扯皮,习惯于玩“空手道”、练“假把式”,言语上狂风暴雨,行动上微风细雨,机关就会失职,更谈不上办事效率。
对作风建设,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关键在于机关干部去落实。如果机关干部真心为群众办事,那么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会打通。否则,中央强调再多,群众反映再强烈,机关干部阳奉阴违、无动于衷,作风建设就难以达到效果。
部分机关干部的行为之所以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私心作怪。总是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力,不用就会过期作废。或者感到,自己整天辛辛苦苦,不捞白不捞。可是,捞了好处,便失去了人心;公权私用,便丢掉了公心。长此以往,“机关病”就会产生“癌变”,再想补救就晚了。
“机关病”还有一个危害就是造成潜规则盛行。很多暗箱操作、私下交易,大都是因“机关病”引发的。若机关干部喜欢收礼,群众为了办事就不得不托关系、送礼品;若机关干部喜欢搞歪门邪道,下面就会被迫放弃原则、曲意迎之。可以说,“机关病”为各种潜规则提供了滋生土壤、市场和通道。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破除“机关病”这一“梗阻”。首先,要敢于较真碰硬。机关干部本该服务民生、造福百姓。对尸位素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机关干部,各地决不可漠然视之,更不能宽宥庇护,应指名道姓地予以曝光、给予批评。其次,要敢于严格问责。对“机关病”久治不愈的,要根据党规党纪予以处罚。比如,对“推诿扯皮者”可依据其后果予以问责,特别是对那些群众评议较差的,甚至可以摘掉其“乌纱帽”。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