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莫让“罚抄”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5.04.2014  11:05

  “老师经常中午把我们留下补课,吃不成中午饭。卷子上的题错一道,就要我们抄很多遍,根本抄不完,这是变相体罚!”前天,江北区某初中二年级的在读学生小琦向相关部门反映,对自己语文老师的做法大吐苦水。(中国经济网 4月23日)

  老师罚学生抄错题,笔者丝毫不怀疑其良好动机。因为笔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曾面对学生的重复性错误有些恼火。在中小学,罚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笔者孩子在学校学习还是比较用功的,成绩也不错,但就是这样,读小学和初中时,也曾不止一次被老师罚抄过。有时一道错题,要被反反复复抄不知多少遍,居然在作业本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如果成绩不好的学生,错题多,不知道要抄到什么时候,严重影响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所以,学生小琦说的没错,老师罚学生抄错题,是一种变相体罚。

  笔者认为,罚抄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违反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罚抄是一种机械性的简单重复,实际上是一种粗暴的体罚方式,除了让学生徒增不满、心生怨恨、白白受累外,毫无任何意义。难道让学生多抄几遍错题就真的记住了,不会再犯错了?其实未必。对于正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经常犯错,错误出现反复性,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罚抄,无助于学生长记性,只是对学生意志的摧残,对学生兴趣的绞杀,对学生心灵的戕害。

  作业、考试,出现错题,对于谁都在所难免。作为老师,对于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与学生沟通谈话,共同分析犯错的表现和原因,然后给学生耐心讲解,直到弄懂想明白为止。而不是一味责怪学生粗心大意,用罚抄来惩罚学生,让学生完全厌弃学习。

  教育需要按教育规律办事,需要尊重和服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需要理解和沟通,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教育引导为手段,不以处分惩罚为法宝。切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变本加厉,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总之一句话,罚抄错题,不是不可以,但要有度,适可而止,切莫掐灭了学生的热情,赶跑了学生的兴趣。我们在企图让学生长记性的同时,也让自己记住:我这样做,科学吗?合理吗?有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