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小传:嫁给马克思主义者 为第三世界女性呼喊

19.11.2013  15:22

  “是的,死亡,死亡的时刻。我想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1999年,多丽丝·莱辛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承认,自己一直在想着死亡这件事。如今她当然已经得到了答案。

  就像莱辛自己说的那样,她的生命始于她出生前。一个英国男人在一战中受伤变成瘸子,和照顾他的护士走在了一起,成为了莱辛的父母。莱辛1919年10月22日在伊朗出生,她5岁时,全家搬到英属殖民地南罗德西亚(津巴布韦)。他们本来想靠着耕种玉米致富,但并未如愿,家境在接下来的20余年里始终贫困。

  莱辛回忆童年时说自己的痛苦多过快乐,那些经历都成为了之后她写作的源泉。而她眼中的快乐,是她与弟弟对大自然的探索,他们在原野上奔跑,和小鸡、猫狗嬉戏……不过,母亲不希望女儿变成野丫头,莱辛被送进修女学校,后来她因为眼疾退学,之后再也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我没有想过成为小说家,我只是想要逃走。”从伦敦订来的书籍是她逃走的任意门,狄更斯、吉卜林、D.H。劳伦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成为了她的伙伴。

  15岁那年,莱辛终于真的出逃,她离开家找到一份保姆工作。19岁那样她嫁给了弗兰克·威兹德姆,孕育了一双儿女。这段婚姻让莱辛觉得像是坐牢,她并不甘心顺从时代只是当一个无怨无悔的贤妻良母,选择了离开,因为“担心成为自己害怕成为的人”。莱辛的第二段婚姻关系在1945年建立,她嫁给了弗里德·莱辛,一位来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并生育了一个儿子。这段婚姻也以分手而告终,但是这个德国姓氏伴随了她的后半生。

  1949年,莱辛带着幼子移居英国,当时她一贫如洗,皮包中最珍贵的应该就是那本名为《野草在歌唱》的小说草稿。这本书以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为题材,在次年出版后让莱辛一举成名。

  猫咪在莱辛的一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3岁时她养了人生的第一只猫,在非洲的时光里,她最多的时候和40多只猫打交道,此后猫咪伴随她的一生。1967年她出版的那本被翻译成《特别的猫》的书可能是她在中国卖得最好的一本书。

  人们还喜欢把莱辛描述为女性主义者,因为她笔下的女性总是独立而渴望自由,但她自己却否认《金色笔记》是为妇女解放而做,即便小说里的主人公的姓氏与写作《自己的房间》的伍尔芙相同。莱辛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女权主义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对享有特权的妇女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没有触及到穷人和第三世界的劳动妇女的生活,这一点使我很忧伤。

  1993年,莱辛曾经来到过中国,但她不认为有必要把这段短途旅行在自己的文字中体现出来。在上海她看到,一条街道上既有欧洲时尚风格的商店,也有贫困的一家人挤在光秃秃的房子里唱生日歌,这让她觉得“世界上每一个发达国家——不管是法国还是英国或是美国,都或多或少将它们的文化强加给了不太发达的国家。

  和很多作家一样,除了文学,莱辛对艺术和戏剧都有兴趣,她生活在伦敦,时常去看戏剧和歌剧,也会参观展览。她还喜欢去汉普斯特荒野散步,以及园艺和读书。

  对于变老和死亡,莱辛都有过思考。她讨厌骨骼变得僵硬,但同时她也收获了一种平静和超脱。“所有的事情看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重要,我觉得那也是一种乐趣和喜悦。”(记者 姜妍)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