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6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赣府发[2017]22号),由我校蒲守智教授主持,刘刚博士、范丛斌博士和王仁杰博士(在读)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新型多重调控二芳烯荧光开关分子的构建及其化学传感特性”项目,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蒲守智教授团队继获得2007年和2012年两次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之后再一次荣获该奖项。这是响应我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取得的新成绩,是我校努力打造人才高地、科技创新高地的新成果。
大海纳百川 人才强校促进发展
世纪之交,江西省委省政府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海内外优秀人才,高校更成为吸引、汇聚人才的重镇。本世纪初,学校以“人才强校”的建设思路和创新的人才高地政策,吸引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一批批博士团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7月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蒲守智、徐景坤、肖强、申亮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十多年来,他们潜心科研、扎实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为我省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人才强校政策,校党委书记李红勇2013年在基层党委书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上做了题为《聚力科学发展 发力二次创业》的讲话中说:“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凝炼科研主攻方向,更加主动地参与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超常规措施汇聚高层次人才和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2015年4月19日在全校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李书记做了题为话的讲《把握新常态 树立新理念 实现新发展》的讲话,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强校”政策下学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新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发展。2008年,我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为蒲守智博士为第一完成人,徐锦坤、肖强博士为重要参加人,同年,蒲守智主持完成的1项成果获2007年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徐景坤主持完成的1项成果获2008 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熊向源博士等申报的4项目成果获得2007-2008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2011年度晏学明博士参与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年,学校获201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建设立项,该平台由蒲守智教授主持申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自然科学院、天津大学和学校引进的海归博士等为骨干成员和主要参加人;2013年,蒲守智教授主持完成成果获2012年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4年,徐景坤教师主持完成成果获2013年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同年,海归博士聂小荣博士以第一作者署名论文首次被SSCI数据库全文收录;2014年蒲守智教授主持申报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取得了学校省“2011计划”的突破,同年,我校教师首次入选、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以上6个重点实验室,主持申报者人均为学校人才高地建设引进的人才),省教育厅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3个,此外还有省科技厅软科学基地、省文化厅重点研究基地等。在国家级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等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蒲守智教授进入该年度榜单;2015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授予我校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江西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单位,同年,蒲教授再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6年,蒲守智教授第三次入选该榜单,并成为江西省唯一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学者;2017年蒲教授主持完成项成果获2016年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十余年来,学校获批的省科技厅重点研究室5个
在师资队伍上,学校有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4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2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二级教授1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入选人员16人,“赣鄱英才555工程”入选人员1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提名称号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入选人员12人,“全国优秀教师” 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7人,“江西省模范教师” 1人, “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78人。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人才高地建设引进人才。
以上数据及成果虽不能涵盖学校人才高地建设取得的全部成绩,但是,他们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成绩突出,而且,他们还关心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徐景坤博士、肖强博士、赵利博士等的提案均多次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心系学校的发展,为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的好成绩,2012年学校成功更名大学。之后,学校果断决策“二次创业,跨越式发展”,并明确优势学科,积极调动资源、组织力量,创新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博士点申报成功,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寒门 出 英才, 领军科技矢志创新
在人才引进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力求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既有名师高足,也不乏寒门学子。
3次主持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蒲守智教授出生在四川巴中市,自幼家境贫寒,但在艰苦的环境下,在家人、师友的关爱中,他从未放弃努力。为了完成学业,减轻家庭负担,在求学期间,他一直勤工俭学。以积极的态度,发奋图强,努力上进。他从不讳言自己清寒的出生,对家人、师长常怀感恩之心,并激励学生珍惜自己大好的学习时光,艰苦奋斗,奋发进取。
蒲守智教授长期致力于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在高密度光信息存储及金属离子的检测识别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在Angew. Chem. Int. Edit.;J. Mater. Chem.;Org. Lett.;Chem. Comm.;J. Phys. Chem. C和Dyes Pigm.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被Chem.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it.、J. Mater. Chem和J. Org.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累计引用4000余次。截至目前,除做好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外,蒲教授还已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5人。
蒲教授是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西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美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感光学会高级会员。2014-2016年,连续三年被国际权威学术机构——爱思唯尔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并且在通用工程学科领域排名第一。2016年度为该学科领域江西省唯一入选者。蒲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荧光分子探针、金属有机配合物、细胞荧光成像材料及光信息存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艰苦的努力,不懈的进取,得到了学校、社会的认可,如今,蒲守智教授担任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对象、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首批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是江西省五四青年标兵、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江西省第八届青联委员。是江西省第三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第三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有机功能材料知识创新团队”领军人才。
平台聚团队 汇聚队伍 攻坚克难
大学声誉及学术声誉代表了社会的认可度,是高等教育竞争的本质,也是吸引优秀人才的“梧桐树”。在激烈的竞争中,高校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下大力气引进一流学者、猎取优秀学生的行为来追求自身学术声誉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我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的创新科研提供条件,通过及时成功调整、设立几个相关学院、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并下大力气投入,为凝聚优质人才开展研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科发展环境。尤其是重点实验室这个科研平台,它是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的重要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科研发展的后劲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蒲守智博士来到校工作后,与学校新引进的清华大学等博士团队同学一道全力以赴积极筹备组建该校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并于2004年3月由省科技厅正式批准正式组建。之后,以中国科学院博士团队、天津大学博士团队为申报的,材料表面重点实验室,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药物分子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等省重点实验室先后组建,并在吸引人才、汇聚团队创新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其中,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扎扎实实开展创新科研,2007年,在江西省科技厅对全省重点实验室的年度考核评估中,该实验室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
高校科研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从个人化向团体化的转变,科研团队能够聚集多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学科优势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提供了平台。同时,科研团队还能配置学科优质资源,形成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凝聚,建立全新的合作、运行、共享和交流机制,以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为此,蒲教授积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并作为带头人,以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有机功能分子研究实验室为依托,凝聚实验室科研核心力量组建“有机光电材料科研创新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该团队入选“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江西省高校教学创新团队”。2011年,蒲守智博士作为领军人才,该团队入选“江西省第三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经过多年建设,该团队已形成成熟的研究梯队,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雄厚。截至目前该团队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百余人。所培养的人才中获多项获博士后基金资助,多人获国家奖学金,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当中继续博士学位深造的学生全部进入985或中科院所等知名院所。
在本次省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的研究者中,有3名主要成员,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培养和在共同攻关中的进步。他们中:
刘刚,为我校本科毕业生,留校工作,后于2010年在苏州大学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回校工作,同年晋升教授职称,2013年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近年来,刘刚教授获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在Org. Lett.;Chem. Comm.和Dyes Pig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培养研究生10余名。
范丛斌,是这3次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的主要成员。范老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有机所和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在团队的培养下,范丛斌很快晋升为副教授,现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校青年拔尖人才人选等资助,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级、省级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Macromolecules、Sens. Actuators, B、Org. Chem. Fron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2项,已结题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他说,“在科研中,首先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要通过合作来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多阅读文献,科研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最后,在实验中要保持一颗童心,细心观察,很多不经意的实验现象,也许就是你的新发现点。”
王仁杰,于2009年调剂到我校成为蒲教授的研究生。现在南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与其他两位老师一样一直在蒲教授为领军人才的省优势创新团队中积极工作,进步很快。王仁杰从一个跨专业学习,调剂入学心怀忐忑的研究生,成为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及参与省级多项科研项目,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Dyes Pigm.、J. Photochem. Photobio. A: Chem.、Tetrahedr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的科研新星。
在学校人才政策的影响下,各重点实验室、优势创新团队和学校有关单位,也积极开拓,延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引智兴校,力求聚天下英才而用。
从筚路蓝缕到如今,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上级组织的关怀和支持,离不开各类人才的不懈努力。在我省我校人才政策的吸引下,在科学研究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感召下,在学校事业发展的使命和担当的驱动下,各路英才在崎岖的科学探索之路上攻坚克难,奋力前行,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凝心 好 聚力,协同创新 攀高峰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于一些重大的研究,也需要好的组织和各方面协同创新。2014年,蒲守智教授主持,汇聚我校相关学科英才,以我校为牵头单位,以清华大学、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及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主要成员单位,申报“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西省第三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围绕我省生物医药重大新兴产业,各成员单位在人才、科研、平台、资源等方面形成高度共享和互补,研究方向包括基因诊断技术、生化诊断技术、生物医学诊断仪器、免疫学诊断技术、微生物诊断技术等。在建设期内致力于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技术和产品,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
“中心”在蒲教授的主持下凝心聚力,开展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在高层次、高水平、创新性研究上合作共进,增加了获取大项目、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的实力,也为自然科学奖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言传 并 身教, 育桃李师生攻关
在我校多次荣获省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团队成员中,不乏本校培养的毕业生,他们在科学研究上的进步,得益于学校的培养,得益于导师们的悉心教导。蒲守智教授、徐景坤教授、申亮教授、郑鹏武讲授等,不仅是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在教书育人上也尽心尽力,成绩突出。蒲教授的博导是清华大学张复实先生,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影响着他,他说,先生就像一座山,让他崇敬、仰望,更激励着他不停地追逐,不断进步,不敢有丝毫懈怠。而今,他自己成为了教师,也将张先生的言传身教继承和发扬,悉心教导、严格要求他的学生们。在指导过程中非常敬业,用心投入。学生的实验数据,需要经过反复验证,仔细推敲,准确无误、精益求精。他常鼓励学生说:问题总有答案,寻找答案,过程痛苦,结局美好。他总是告诫学生们,科研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实事求是。
他们都是科研能力很强,且作风扎实的人。在教学工作上,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知疲倦的求知精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刻。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主要参加人王仁杰在我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回顾自己当初接受调剂到我校,他说,自己的心里是有犹豫有失落的。但是,通过了解发现导师口碑很好,科研能力很强,作风扎实,很多都是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于是逐渐打消了顾虑。他还说导师注意了解他以前的学习情况,并对他的学习做出周到的安排,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打消了他专业跨度有点大的顾虑,让他倍感温暖,在学习科研上尽头更足、进步更快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发展,有许许多多人为之发奋努力,不懈追求。而今学校积极开展二次创业,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若干个重大科研项目的连续集中攻关,协同创新,才能取得一些成绩。为此,学校一方面,创新科研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促进科研人才成长;既重视引智,也加强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既为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更对刻苦攻关的人们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正是因为学校在引进人才和智力中能够知人善任,对那些为学校发展给予了帮助、做出过贡献的人们以诚心的感恩、充分的尊重,才使学校在发展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支持,在人才建设上,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使学校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并能创科研新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