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117户激活“沉睡资本”获2165万元贷款

25.03.2015  16:04

  当城里人将自家商品房进行抵押贷款时,农民却因没有有效的抵押物,长期饱受“贷款难、难贷款”之苦,熄灭了创业的热情。2014年4月,会昌县率先在全省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截至3月18日,共有117户农民以农房抵押,获得了2165万元的银行贷款。然而,这项被称为激活农村“沉睡资本”的试点,要想在广袤的农村开花结果,还需要破除重重难题。

  试点:激活“沉睡的资本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会昌县汉仙岩景区踏青赏花的游客日益增多。家在山脚下的筠门岭镇营坊村村民林晋长脸上笑开了花,他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

  这得益于当地在去年4月启动的一项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去年,他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土坯房,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在汉仙岩景区边建起一栋三层楼房。地皮连盖房,一共花了20多万元,这耗光了他多年的积蓄,无力再进行房屋装修了。

  去年7月份,得知当地农村商业银行有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后,就提出了贷款申请。几天之后,顺利地贷到20万元资金。除用于农家乐装修外,剩下的部分资金用作流动资金。“以前店里就是简单的水泥地面,现在铺上大理石,装修好了,生意自然也更好。”林晋长说,现在一年的营业额能达到40多万元,两年还清贷款完全没有压力。

  受益于农房抵押贷款试点的并非仅有林晋长。会昌农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已发放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117户,共计2165万元。

  会昌县人口约51万,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5%,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虽然农业产业特色鲜明,旅游、矿产资源丰富,但当地农民资产少,融资渠道少,增产、增收相对较难。

  当地有关部门人士说,房屋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占农民总资产的一半以上。然而,这只是“沉睡的资本”,任凭你的房屋有多豪华、造价多么不菲,可在银行就是不能抵押贷款。原因是,农村的房屋没有产权。而农房抵押贷款试点,使农村土地及房屋的价值逐渐凸显,让农民“沉睡的资本”转化成了创业致富的资本,对扩大农业生产,增加收入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据赣州市有关部门调研统计,有七成农户希望通过住房产权进行抵押贷款。以会昌为例,仅以土坯房改造的5万户农房为基数,每户农房作价20万元、按照60%的授信额度计算,该县农房抵押贷款授信总额将高达42亿。一旦盘活这项“沉睡资产”,不但能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难题,而且将带来倍增的经济社会效应。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