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社进村种地为农服务实现多赢

30.07.2015  11:55

  面对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这个难题,萍乡市供销社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土地托管等服务三农新模式,形成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进村种田,为给农民打工”的新格局,取得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供销社增效的多赢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湘东区白竺乡,只见白竺村、太阳升村、上村的稻田绿油油连成一片,庄稼长势喜人。“很多农民认为种粮成本高、收入低,只好外出打工,于是不少土地撂了荒。”陪同采访的萍乡市供销社主任李强雄说,“白竺基层社与春牛生态农业公司以及天谷育种专业合作社等组建为农服务公司,为1万多亩土地提供综合服务,这三个村庄的2500余亩粮田实施全托管,生产优质绿色大米,亩产可达1100多斤,带动了农户增收。撂荒几年的耕地如今丰收在望”。

  萍乡市供销社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实施土地托管工程,由龙头企业领办,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民+互联网+综合服务”模式,组建为农服务公司,以综合服务为手段,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供销社直属企业、县区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和基层社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农民和种粮大户提供耕、种、管、收、贮、销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细分服务方式,种植大户“吃套餐”:为农服务公司统一耕种、管理、收割和销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及金融、电子商务等综合配套服务。供销社保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零星散户“吃点菜”:为农服务公司提供一项或多项如耕地、喷洒农药、收割、烘干等“菜单式”服务,农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任意点单。

  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土地托管让供销社找到了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新方式。相比原来简单的农资供和销,土地托管实现了供销社与农民的深度融合,更具“合作”色彩。目前,土地托管已在全市各县区全面实施。其中,上栗县强龙农资公司托管流转土地面积8000亩,对接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12家;市供销社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参股的芦溪县茂盛水稻种植有限公司种植特色高效水稻7500多亩,公司生产的“一溪”牌紫红米、井冈山红米远销省内外。截至6月底,全市供销系统实施社会化服务土地面积达3万多亩,其中全托管土地1.85万亩,委托服务和土地入股面积2万余亩,带动农户4000余户,为8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600万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